“這位道友!”
閣皂山的一位道人喊住了郝兼思,問道,
“道友為何不再比試了?”
郝兼思頭也不回,信口道,
“一身雷術施不得,心瞻妙法在前頭。”
閣皂山和西山的道士們聞言一愣,隨即也都大笑起來,
“施不得,說得好!施不得呀!”
隨即,剩下的道士竟無一人再登壇,全部離開。
既然無人再登臺,小天師便宣佈了此次祈晴雨演法的名次。
“三清山道士,召雨放晴,令行禁止,雨成三寸零四十八點數,為第一名!
“兵鋒山道士,令行雨至,令行緩晴,雨成四寸零五十五點數,為第二名!
“龍虎山道士,令行雨至,令行久晴,雨成八寸零一十七點數,為第三名!
“以上三者,會後可進天師府奉印殿,觀摩祖天師遺留「陽平治都功印」!”
此次祈晴雨演法,眾人看的分明,誰也沒有異議。
程心瞻回到看臺上,耳畔是長輩的讚許,同門的誇耀。
這已經是法會的第三個章程,接下來就是第四個章程。
武鬥。
這在往年,就是最熱鬧的章程,早就沸反盈天了,只是今年程心瞻祈晴雨的陣仗有些太大了,許多人久久難以回過神來,以至於小天師宣佈進入第四個章程後,廣場上還是靜悄悄的。
過場的祥瑞來了一遍又一遍,眾人這才慢慢緩過來。
小天師也抬高了語調,介紹起了武鬥的規則。
武鬥是擂臺制,就是攻擂守擂,分一二境兩場,想要參加的,就來廣場上,圍擂而觀就是,勝者留,輸者下,新人再上。
一境和二境的前三都能進奉印殿觀印。
於是許多人都開始離席,三清山這邊幾乎都走空了,除了師長們,就剩下方為敏和程心瞻。
方為敏不喜鬥法,只貪戀煉丹,不下去也算正常,怎麼心瞻也不下去?
師長們問程心瞻。
這時候,場下的人們也發現程心瞻不在,即不在一境人群裡,也不在二境人群裡。
這怎麼回事,不是符劍雙絕麼,怎麼不來武鬥?
大家也紛紛看過來。
面對師長的詢問,程心瞻如實回答,他小聲說,
“弟子既拿了祈晴雨的頭名,能進天師府奉印殿觀印,已是心滿意足。這武鬥前三者也能進奉印殿觀印,弟子又何必再佔這個名額呢,不如讓與他人。”
幾個師長聽了,面面相覷。
這聽起來,他是要把觀印機緣讓出來一個,是謙讓品德,可是這孩子說這話,分明又是篤定了自己若是下場就定會進前三,似乎又很是狂傲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