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丙辰院,穀雨時節歡飲達旦

坤位白虎山,山上有糾察府,兼修金法、兵器、陣圖、傀儡機關之道。

震位樞機山,山上有九天應元府,供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兼修雷法、破妄法、祈神法。

離位丹霞山,山上有連通地底火泉的丹井,供奉太清道德祖師,兼修火法、外丹法。

兌位百草山,山頂有青白湖,植千畝荷花,自成一界,供奉上清靈寶祖師,兼修陣圖、水法、虛空法。

此八山皆出過仙人,或是天仙,或是地仙,或是散仙,或是尸解仙,各有法統傳下,因此稱作八大脈。

此外,教中還有東南方的杜鵑谷和東北方的霓山修行岐黃醫藥之術;北方有承露谷,修行太陰煉形之道;西北方有投劍山,修行飛劍術與法劍術;東北方有明鏡石林,修行步罡踏斗之術與體劍術;西南方有收陰山,修行織雲弄霞之道,南邊有濛濛山,修行咒術和訣術,如此種種,不再列舉。

另外群山溝壑中不知還有多少道爺在尋古創新,也許過不了多少年,又有新的法統現世,尚未可知。”

賀炳錕一臉與有榮焉,繼續說道:“方才濟虎也說了,我教以內丹道為根本,兼修其他,這內丹道作為古今第一大道,講究精氣神合煉,分作五個大境界。

第一個境界喚作煉氣,主要就是食氣入體,淬鍊肉身,打通人體大竅要穴。光是一個食氣便有觀想法、坐忘法、屈體法等等法門,各家不同。食氣入體後運轉靈氣淬鍊肉身,又稱伐毛洗髓,去除一身鉛華,只留清靈之身,然後才是開宅闢府。

內丹道把人身鼻竅、喉竅、耳竅又稱作雷宅、雲宅、風宅,開通三宅後存放相應的靈性,隨後悶哼出雷,呵氣成雲,耳動招風,三竅齊動,頃刻雨至。

又把心肝脾肺腎五臟稱作五府,對應火木土金水五行,闢府之後納入天地之精,便能身應五行,號令元氣。

《靈樞經》有言: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五臟為人身之本,故闢府可納氣藏精,又可延壽。

開闢三宅五府又有存神、服食、藥浴等等法門,開闢順序各家也不同。你看我,所修功法便要求先開三宅再闢五府,到如今一府未成,而濟虎則首開雲宅,再闢木府,如今又要闢水府了。

待五府齊闢,則有人體五行之精氣從五府升騰而出,匯到一處,開闢一處人身小天地,即為絳宮。此方小天地在心府之側,受血氣照耀顯現絳紅色,因而得名。

這一道關卡,是個分水嶺,也有個名目,喚作衝宮。

而絳宮乃是日後元嬰居所,故此舉又被稱作五氣朝元。

修到五氣朝元,便是煉氣圓滿。煉氣之境,一言以蔽之,以身藏氣,精氣合煉,人和自然。”

賀炳錕一口氣說了許久,口乾舌燥,又是幾杯涼酒下肚。

馮濟虎又接著說:“雲氣你可知,我三清山師長弟子外加記名弟子共計十五萬人上下,而闢府者,不過十萬。

“也就是說這山裡,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總歸是有五萬的人數在這裡,終生不得入大道之門。這些人要麼終老在這萬笏峰上,食氣之餘做些灑掃、幫廚之事,要麼自願離山,可以做個俠士,也可寄名在道觀,倒是一生再無饑饉之憂了,這對那些心志不高的,也不算是壞事,或可說是美事了!

“能有僥倖闢府的,還唸叨著更進一步的,自然是奔著五氣朝元走,可最終能有多少人真能走過去呢?

“大概是一萬人。

“你聽見麼?從闢一府到闢五府,卡住了九成的人。

“你說有沒有五府未開就強行躋身下一個境界,去熔鍊罡煞的呢?有,但那是旁門之人或是魔道中人乾的事情,在我三清山是絕對不允許的。

“道門正途,雖是正途、坦途,可也是遠途、長途,更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多少人都是在壽元耗盡之時悔恨過往修行不夠刻苦,所以雲氣啊,歲月如刀,刀刀催人老,我輩修行中人最是要珍惜時光,切勿蹉跎。”

說到此處,馮濟虎長嘆一聲,望著冉冉升起的明月,是清冷而明澈,可他的神情卻微微恍惚,

“月寒日暖,來煎人壽。光是煉氣之境便如此艱難,往後卻還有命藏、金丹、元嬰、合道四個大境界才能一探仙音。這成仙之道又分天仙、地仙、尸解仙、散仙種種,天仙難成,地仙難進,屍仙難過,散仙難渡,吾常深思,可每每深思時又逾感成仙之艱。有時夜深沮喪之時,也會不禁動搖困惑,這天仙之上是否還真有金仙,更何逞大羅道果、混元極境?”

賀炳錕聞言一聲冷哼,如旱地起驚雷,炸響在人耳畔,馮濟虎嚇了一跳,當即笑罵道:“你小子,我只是感懷,又不曾失了道心,不必以雷音驚我。”

“雲氣尚未入門,你說這些幹甚。”

馮濟虎聞言一笑,朝雲氣問道:“雲氣,修行路途漫漫,終點更是遙遠不可及,你是否真的相信有人能修到極致,超脫生死,與天地同壽呢?”

程雲氣靜靜聽完,輕聲道:“兩位道兄,依雲氣淺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蚍蜉不知蟬壽,蟬不知龜壽,龜之外還有千年之柏、萬年之松,蚍蜉不知松,並非世上無松也。”

“哈哈哈哈”,兩人聞言放聲大笑。

賀炳錕手指馮濟虎,“還是雲氣道心堅定。濟虎,可聽明白了,雲氣說你是窪中蚍蜉呢!”

馮濟虎連連搖頭,眼中已有醉意,“我等皆松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