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施展「青華長生咒」,就能憑藉著自己對太乙救苦天尊傳承的所學所想,再創新咒;他能再創太乙新咒,就能憑藉著自己的符道造詣寫出與太乙道法相配的符來;他能寫出太乙符籙,就能憑藉著自己新學的陣法之道組成符陣。
這,就是萬法派。這,就是三清山掌教心中千年難遇的道種。
現在山魈元神被他鎖住,他高祭「玄機無漏符」於頂,神符灑下一片清光,將整個地下廟洞全部籠罩,又灑出一片紙符緊貼在洞內土牆上組成隔音法陣。
隨即,他便撤去了隱遁之咒,堂而皇之出現在山洞內,躍出了髒汙的火塘血池,在池邊站定。
他心中暗自動念,內景世界裡也開始發生變化。
在這具化身的內景世界中,絕大部分都是漆黑的,因為這具化身煉化還不久,葉蓮臣還沒有太多時間來開闢竅穴,因此有光亮的地方連竹身都遠遠不如。
準確的說,這具化身體內只有三處竅穴被葉蓮臣開闢了。
一處是泥丸宮,但還稱不上紫闕,用來寄存元神與「絳紫替命鏡」。
一處是黃庭宮,用來寄存金丹與「玄機無漏符」,這也是這具化身的三境法力源泉。
最後一處是二十四節脊柱,在內丹道術語裡,又稱其為「河車」、「天柱」、「玉柱」、「靈樞天象二十四府」等,被認為是人身內景世界頂天立地的支柱,同時也是法力貫通全身的樞紐。
在渡劫歸宗後,程心瞻修行太乙救苦法統,並在摩崖山演教殿的密藏偏殿裡,觀想了太乙救苦天尊神形,締結太乙救苦天尊內景神。
而用來作為太乙救苦天尊內景神行宮的,就是他專門開闢的二十四節脊柱。
他開闢二十四節脊柱,取得是二十四這個先天之數,相傳太乙救苦天尊執掌青華法界二十四地獄,賞善罰惡,超度幽魂,是極為適合作為太乙救苦天尊內景神的身宮。
而葉蓮臣再入湘西魔窟,別的內景神可以不帶,但這位救苦天尊自然是要帶上的。
此時,在化身脊柱二十四獄底層,坐落著兩團清光,一個是「太上天都籙」,另一個正是太乙救苦天尊神形。
他的這枚「太上天都籙」因為其容納、變換、通神的本質以及被五境真人蘊養過的緣故,是程心瞻肉身、竹身、符身三身中最先吸收掉劫雷的,也因此被葉蓮臣帶了出來。
而太乙救苦天尊神形更是穩穩壓在「太上天都籙」之上,巍巍然神聖:
天尊腦後浮顯青金鏡輪,身披青玄法服,頭戴蓮花冠,三縷長鬚垂胸,隱泛靈光,左手執碧玉柳枝,右手託淨瓶,足踏九色蓮臺。另有九頭青獅伏於臺下,鬃如青焰。
葉蓮臣動念,九頭青獅吼叫,載著天尊沿二十四節脊柱飛昇,「太上天都籙」緊隨其後,一同離身來到外界。
這一次,葉蓮臣沒有讓內景神借符籙顯化法相,而是保持符籙原型,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神形符紋顯化在符籙面上,自然而然形成一張「救苦天尊招魂符」
這張符便是他根據當下現狀並結合「玄冥宿識養屍術」、「九宮鎖魂閉魄符」以及「青華長生咒」現創出的「太乙青華九宮固靈符陣」的主符。
青符高懸,同時,他腳踏禹步,是掌教所傳紫煙山飛仙台的秘術「宙光天禹步」,既可以作為虛空遁術用,又可以作為踏罡禹步用。
他左足踏入震宮,右足虛點巽位,雙手結「太乙蓮花印」高舉過頂,氣機與頭頂主符相連,符上九頭獅子齊齊張嘴,發出吼聲。
主符灑下一片清光,傾照在旱魃屍上,巨屍發出更為猛烈的顫抖,火塘血池像是沸騰了一樣。
巨屍身上的十一隻眼睛開開合合,裡面一會閃過山魈驚怒而又恐懼的目光,一會又閃過龍伯炎仇恨而又迷茫的目光。
葉蓮臣一踏入離宮,手掐印訣不變,右手指尖冒出青光,凌空畫出「丙丁火德煉識符」,懸於巨屍南方位,口唸:
“離宮火照前塵路,朱雀振翅淨浮塵!”
緊接著,他二轉入兌宮,凌空畫出「庚辛金氣鎖魄符」,懸於巨屍西方位,口唸:
“兌位金鳴鎖七魄,白虎昂首鎮邪魂!”
緊接著,他三旋入坎宮,凌空畫出「壬癸水元通冥符」,懸於巨屍北方位,口唸:
“坎淵水湧通九幽,玄武負碑載承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