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亨嘉被俘這件事,就被隆武朝的兩位大佬攬到了自己手中。
瞿式耜也因為不支援隆武帝而遭受排擠,最後,這件功勞就被丁魁楚、陳邦傅給領了去。
丁魁楚這才被隆武帝擢升兩廣總督,瞿式耜也因被排擠,隱退回了肇慶。
然後,廣西總兵官就變成了侯性,而不是焦璉。
萬歲知道丁魁楚和侯性的關係,侯性的命都是丁魁楚保下的。”
巴掌大的小朝廷,關係竟然這麼亂,天浪笑著補充說:
“也正是瞿式耜在肇慶陪著朕一起賦閒的時候,隆武朝覆滅了,他才和丁魁楚擁立了朕。”
天浪是接著鄧凱的話說的,“朕不關心瞿式耜以前做過什麼,只關心今天他派來的焦璉,要做什麼。”
不久,天浪便看到了焦璉。
焦璉這個人有些特別,連面見天子時,都是披頭散髮的,很生猛,很狂放。
不過他束不束頭髮天浪也沒多大興趣過問,天浪又不是造型師,心說焦璉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唄,只要不是梳個大辮子來鬧騰人,就可以隨便同他聊上兩句。
天浪也清楚鄧凱剛剛提醒自己的話,其實是說明鄧凱本人也對焦璉有些成見的,只不過鄧凱的人品不錯,不像龐天壽那樣,自己不喜歡的人便在皇上面前往死裡說壞話。
天浪似乎很理解鄧凱對焦璉的成見,畢竟永曆帝還是桂王時,鄧凱也曾是朱由榔座下的護衛將軍,和焦璉的職位一樣。
他對焦璉的成見是,焦璉明明身為靖江王的部將,無論靖江王是自立還是造反,焦璉都不該親手抓了靖江王,而後送給瞿式耜,這是做人的問題。
你說靖江王自立不得正統,可這年月誰敢說自己就是正統?人家身為皇族,國家有難,自立一下也是有道理可說的。
說靖江王是造反,那是站在對立面的角度,朱家在大江南北有那麼多要自立的野心王爺,責任不在王爺太多,而也全在崇禎。
這麼說肯定有根據,誰讓崇禎想自殺,而且說死就死呢?最可氣的是,他都沒在死之前把後事料理明白,連三個皇子的未來也都沒安排明白。
就算你生無可戀,就算自己好面子不想遷都南京,那也總該讓太子提前找個名目南巡吧?
結果送三位皇子出城時,城池都被包圍了,根本出不去,最後搞得殺光了女眷,男丁全都被李闖給包圓了。
大明沒了合法的正統繼承人,哪個藩王會不想試著過一回皇帝癮呢?
這也間接造成了南明弘光以後南明幾個皇帝間相互內鬥,而後被清軍挨個給滅了。
而天浪在這件事上看到的卻是,雖然焦璉這個人看著像有點兒一根筋,其實挺有頭腦。
否則在他猶豫是否該跟隨靖江王的時候也不會去問瞿式耜怎麼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