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83 總想搞大事情的科學家

寧為覺得京城的二月有股子憂鬱的氣質。雖然他不懂文學,不太會用文字來描述那種感覺,一定要形容那便是天色總是不陰不晴的,既不下雨,又經常看不到太陽,今天也是如此。

不過話又說回來,只要心情好,其實每天都是豔陽天。

坐在前往華夏前沿智慧研發中心的寧為心情就很不錯,高效率能帶來高成果。先不說65nm製程的晶片技術能創造多高的經濟效益,其實從賺取利潤的角度來講,現在進行工藝升級沒有太大必要。

其實在寧為看來,工業一旦開始量化生產並不是最先進的才是最好的,最適合才是最好的。比如現在,如果要以md這種三維結構為基礎,來設計諸如cpu、gpu這樣的大型積體電路,起碼還需要一年時間的研發跟經驗積累,才可能真正推出完全擁有自家智慧財產權的通用晶片。

所以提升工藝其實不用太急,畢竟做射頻或者其他功能比較單一的晶片,現在的技術足夠了。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競爭力,貿然提升工藝,不管是裝置成本還是良品率都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跌,從成本控制這塊來看,真不需要太著急。

但話又說回來,先把東西做出來,驗證了這工藝的確能成功也不錯,如果真能趕在這兩天讓三月搓出65nm節點的晶片,起碼能嚇嚇人。仔細想想,寧為甚至覺得這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想想看哈,等過兩天大家都來參加沃爾夫獎的頒獎典禮了,到時候肯定要見面溝通感情的。

到了那個時候,大家可以聊聊天氣,再聊聊未來,說到技術方面的事情了,寧為就能順理成章的把最新提高了製程的晶片拿出來給大佬們看看,講講優缺點,並著重的強調華夏前沿智慧研發中心是多麼的勤奮與努力,好多好多人不眠不休近一個月,終於靠自己的雙手,把180nm製程的晶片活生生搓到了65nm!

然後還能發表一下感慨,這是團結的勝利,這是奮鬥的勝利!

只是不知道那個時候大佬們臉上會呈現出怎樣的表情,偶爾想想,寧為覺得還是很期待的。

真的,當年在江大的時候,孔院長曾告訴他,在他永攀高峰的過程中,不要理會任何絆腳石,多看一眼都是他輸。但孔院長沒告訴他,在這一過程中興奮的閾值也是在不斷提高的。

比如當年他在stoc計算機大會上做報告的時候,看到臺下那幫人似乎很想懂,但始終跟不上他節奏的樣子就很舒暢。之後臉書上無數人吐槽他對計算機演算法跟數學理論界限有什麼誤解的時候,就更覺得舒暢,讓這些未來計算機演算法界的大佬們提前知道數學家的險惡,其實是件聽賞心悅目的事情。

但第二次去計算機演算法大會上做報告的時候,哪怕一幫人犧牲了假期,被他的論文折磨到發跡線上移,甚至最後還拿到了大會最佳論文獎,都沒有第一次那種興奮的感覺了。

到了現在,幾乎全網研究奈米材料、微電子結構、晶片設計等等,一群專業人士都在瘋狂吐槽他的md技術,甚至從那些專業論壇上的發言來看,華夏許多相關一流大學專業跟研究機構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因為這種新結構的晶片釋出,被迫在論文已經做到一半的情況下,或自行決定,或在大老闆的建議下選擇更換課題,從頭開始……

沒辦法,技術上的突破,代表著之前他們的研究論題起碼在華夏已經喪失了新穎性或者實用性,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當然也可以,但畢業論文是研究已經註定落後的東西,這畢業了之後去哪?

能讀到研究生跟博士的絕大部分都是對自己未來有清晰認知的,換個方向多讀兩年,換個更好的前程自然是最具價效比的,但在網上發發牢騷各種吐槽是必然的。至於那些在職的或者相關專案正在申請中的那就更慘了,吐槽自然也更狠。真的,就那種學了好久的知識,發現未來可能沒啥大用的感覺,真的很讓人崩潰。

這些吐槽其實寧為看到了很多,但已經沒啥太多感觸。換句話說,網路上這些吐槽已經完全激不起他的心緒,背地裡洋洋得意的情緒都沒多少。現在能讓他感覺興奮的,大概也就是看看那些大佬們的表情了。

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很重,好在這次還多了幾位工程師的幫忙,只要大家都肯努力的話,時間上應該也來得及。畢竟三月早早的已經把圖紙都準備好了,裝置主體其實沒多大變動,就是有幾個關鍵的零部件需要替換,這需要熟練的人拆裝機械。零件的更換到是不麻煩,最主要的還是接下來的裝置重新除錯,這塊主要看運氣。

運氣好,很快能除錯成功,運氣不好可能就要花些時間了。

不過好在有三月,可以將試車過程壓縮到最短,這塊到是能節約不少時間。

很快寧為趕到了華夏前沿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內,盧工已經提前在實驗室內帶著廠家來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們等著他了。寧為也沒浪費時間,簡單的寒暄之後,便帶著幾個工程師開始折騰。

本就是個很繁瑣的工作,畢竟跟拆其他東西不太一樣,好在寧為直接調出了三月給出的圖紙,這些工程人員帶來的各種零配件不但有富餘,而且從精度上說也的確是達到了標準,在加上廠家派來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都屬於正兒八經的骨幹成員,大家動手能力都很強。

就這樣,幾個人連續忙活了大概十七、八個小時,裝置終於按照三月給出的圖紙將裝置零部件都安裝到位。

其實這效率大大超出了寧為的預料,本來他以為應該也就是三、五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當然這還真不能怪這些廠家的工程師跟技術人員不給力,純粹是因為作為一位理科生,寧為把整個工程想象的太簡單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動嘴容易,動手難。

即便只是簡單的裝配零件,但在高精度的要求下,總能蹦出些小麻煩。需要工程師現場解決,甚至中間還動用過一次三月,才能在最快時間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至於寧為之前預計的三、五個小時完成拆裝過程,也就好在沒直接說出來,不然可能直接招來工程狗的現場pk。

真的,理科跟工科有區別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就好像研究理論跟搞應用的區別。數學家跟物理理論學家已經從理論上證明了高維度空間的存在,但對於那些每天泡在實驗室在更高階的研究中心工作的那些物理學家來說,想要找到高維空間存在的直接證據,又或者直接觀測到高維空間還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是寧為跟這些工程師的區別,動手能力其實不太強,但動腦能力很強。顯而易見的是,動腦顯然比動手要更快捷。不過這塊寧為決定用三月來彌補,現在也就是配套實驗室還沒建起來,現在無塵室操作檯上的機械臂也就只能勉強使用。

等到配套實驗室都竣工,那些高精度數字機床全部除錯到位,並可以使用之後,寧為便準備按照三月給的構圖,幫三月把更可靠更精密的智慧機械臂給做出來。那個時候就真不用人工這麼忙碌了,只要做好支架,直接讓三月操作,那個時候他就可以心安理的在旁邊為自己培養的小閨女加油。

當然動手幫不上忙也有好處,工程師忙碌的間隙,寧為還能美美的睡上了一覺。所以等到開始進行除錯的時候,寧為的精神頭非常足。

唯一擔心的是,光是裝置更換零件就花了近一天,如果除錯不太順利的話,也就沒法讓三月在領獎當天把更高精度的晶片樣品給做出來了。

好在這次幸運女神終於站在了他這一邊,當然也可能是三月保佑,畢竟在除錯這塊三月絕對是行家。有什麼小問題,也能以最快速度找到癥結,並給出解決方案,就這樣僅用了三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除錯。

看到機器正常執行,廠家來的工程師跟技術員們在忙了整整一天後如蒙大赦的接受了寧為的再三致謝,以及一人一個紅包之後,去酒店休息了,寧為則又開始套上了防塵服去無塵間忙碌起來。

需要他動手的地方並不多,實際上即便是英特爾的無塵車間真正需要人操作的地方也不多。尤其是這裡的無塵室還有專門為三月設計的機械臂跟一套傳送系統,寧為最重要的工作其實還是在下面兩個實驗室檢測材料的純度以及各項指標是否達到標準,並將收集的資料上傳到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