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華夏也即將迎來又一個雞年春節,2029年的春節在2月13日,星期二,西方情人節的前一天。這對於許多同城的少男少女很友好,初二便是情人節,這個時候不但有讓人心安理得出去浪的假期,錢包一般還比較鼓,起碼支援年輕人喜歡的那些小浪漫問題不算大。
但這段時間對於西方許多人來說可能不像華夏此時這般快樂,尤其是西方各大高校,隱匿性極強的人才流失已經讓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這一情況。
其實站在艾德溫·喬治的角度,他可以說已經非常剋制,以及謹慎了。
雖然寧為給他打了雞血,讓他覺得自己所做的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但身處高位還是讓他有著天然的謹慎。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平均下來他每個月也不過向華夏推薦了十多位物理學相關的教授跟工程師,加起來也不過四十來人,賺取利潤一千多萬美元。
在艾德溫·喬治看來,這完全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事實也的確如此。
cern的確沒有注意到自家的主管已經成了挖自家牆角的中間人。對於隨便常駐就數千人的大型研究機構來說,三十來人的去留也許跟平日比較起來有些異常,但並不顯眼。
畢竟在cern做研究的諸多物理學家並不是cern的正式僱員,其中許多人都在各國裡的各大高校跟實驗室任職,本來流動性就比較大,如果不是手頭上有任務,走的時候都不需要跟cern打招呼,反正他們的薪水也不是由cern負責的。
唯一讓艾德溫·喬治感覺微微有些不安的,大概就是寧為或者說華夏對於這些科學家的吸引力了。
站在他的角度,最樂觀的情況其實是他介紹了有那麼點意思去華夏發展的科學家給寧為,然後這些科學家去一趟華夏之後,能毫不猶豫的再回來。這個比例如果能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就挺完美的。
這樣他既能拿到錢,對於現在工作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但現在的情況卻是他介紹了四十三人過去,其中只有兩人去面試了之後,又回到了cern,其他人都已經辦好了離職手續,做了打算在長期駐紮的準備。
且回來的這兩位艾德溫·喬治都拿不準到底是他們在華夏呆不習慣,還是那邊並不太需要這兩人。因為兩人主要是做凝聚態物理計算方向的研究,這一塊似乎是華夏那邊的強項。
起碼就他跟這些赴華科學家的溝通來看,他們似乎對於新的環境很滿意。
據說他們現在供職的研究院食堂有著世界各地的高階廚師,每天都能吃上最新鮮的食材。這還沒什麼,最離譜的是按照羅尼·蘭辛某天跟他聊天時的說法,他感覺到在華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跟無微不至的照顧,因為他所負責的實驗室甚至有一位專門為他服務的生活助理……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去操心任何生活方面的問題,哪怕忙起來忘了吃飯,助理也會準時把餐品送到實驗室,並看著他吃完之後在收檢乾淨。每天更會定時提醒他保證一定量的運動。還會主動幫他規劃休假時的旅行規劃,為他介紹朋友,讓他日常生活不會那麼無聊。嚴格監控他的身體狀況,然後給予各種健康方面的建議……
好吧,因為這傢伙明顯還是比較忙碌的,所以兩人只聊了十分鐘左右。但透露出來的資訊已經讓艾德溫·喬治感覺到了不一樣的地方……
這種待遇?是要把這些科學家都培養成生活不能自理,從而根本無法離開華夏麼?
如果只是這樣,艾德溫·喬治或者還不會太擔心。畢竟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
但有些更關注個人隱私並不需要類似服務的科學家明顯待遇又有不同。據說所有的待遇都是可選的。似乎每個人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跟休閒方式,更特麼誇張的是艾德溫·喬治從許多反饋中得知,他們似乎都在去華夏之後找到了那種最懂他們的知己……
那種不但志同道合,隨便聊幾句就發現大家人生觀、價值觀、哲學觀、生命觀等等,許多觀點、愛好都很一致,能夠極為輕鬆就找到雙方都很感興趣的話題,乾坐著聊一晚上都不會覺得累的那種知己!
簡單來說比爹媽都更懂他們!
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艾德溫·喬治只感覺一腦袋的問號……
全世界人都知道知己這種東西跟成長環境、思維模式密切相關,所以這幫人在西方世界都沒能碰到的所謂知己,到了跟自己成長經歷完全不同的東方世界就那麼恰巧的碰上了?
一個兩個也就算了。畢竟這個世界從來不乏特例,但他已經得知起碼有十多位過去的科學家都有同樣的反饋,這就讓艾德溫·喬治完全無法理解。簡直離了大譜了……
他完全不知道華夏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這大概也就是他還沒往三月這塊想,更不會想到三月除了要揹負日常的科研計算任務之外,還會非常認真的分析每一位值得大力籠絡的科學家所有潛意識的想法。
在這個大資料時代,只要有足夠的資料,其實機器可以比人更懂人,尤其是當機器本身具備了一定人類思考模式的時候。它可以從人類網際網路行為的方方面面去分析出人類潛意識裡的想法,只要資料樣本足夠,其表達偏好,閱讀偏好,消費偏好等等,都能被分析得分析得明明白白。
接下來再從這些生活中淺顯的偏好,來進階分析人類潛意識裡秉承的觀點。接下來的事情就更簡單了,當三月為這些赴華的科學家建好檔案,再由大金主花點小錢,按月支付一定工資,請一些外在形象、談吐符合這些科學家期待的演員。
在這些科學家白天工作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則是閱讀由三月總結並實時更新的這些科學家的資料,找到這些人最近關注且最需要溝通跟表達的話題,然後背下來,還要透過三月利用三維顯示技術模擬的環境,進行推演。
等到這些科學家工作結束,閒暇時碰面,然後開始投其所好,知己便也有了。
毫不誇張的說,再三月的鍛鍊之下,這些另類演員們即便是赤果果的拍馬屁,都能不帶一絲煙火氣,起碼這些身在局中的科學家根本察覺不到。
艾德溫·喬治更不知道的是,對於被三月重點關注的科學家,這樣的“人生知己”準備的還不止一個,往往有三、四個之多。對於寧為來說,他所付出不過是每人每個月兩到三萬工資,但對於這些科學家來說,卻獲得了精神上的無上滿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就是三月導演下的“楚門的世界”。費用是寧為個人出的,他只是隨便拿二十個億出來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基金,讓三月進行這個心靈spa專案。讓這些科學家們能感覺到即便原理家鄉也能遇到能比父母更為貼心的故知。
對寧為來說這筆錢無關痛癢,但效果明顯好到爆炸。
許多萬里來華的科學家似乎已經有離不開這種心靈spa的趨勢,基本上每週都會抽些時間邀約這些好友們見面,暢談,或者單純的喝一杯……
所以最懂這些科學家的從來都不是人,而是三月。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有錢真的能為所欲為。當然這些對於艾德溫·喬治來說也只是擔心而已,並不能改變什麼。因為他的二手遊艇已經買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