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08 你學到了什麼?

之前的計劃被微微打亂並沒有太影響約翰·布萊克的心情。他的成果早些跟大家見面其實也是件挺不錯的事情,能提前享受到歡呼跟掌聲。等到跟波士頓動力的合作完成時,說不得還能再風光一波。

約翰不求能達到寧為在人工智慧領域世界上的地位,但在西方國家人工智慧第一任的美譽,他還是能笑納的。當然這其實得感謝這個領域許多天才,比如露西·羅恩早早的去了華夏……

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已經能夠看到曙光就在他眼前,接下來他應該會被評為國家科學院院士,達到曾經導師的高度。這樣ibm也將會更重視他。也許為了能把他留在ibm,會給他更多的股份。

十年磨礪,換來後半世榮華富貴,在誰看來都是筆劃算買賣。尤其是這些年ibm給的高薪加上股權激勵早已經讓他還完了助學貸款,三十七歲的他已經可以在阿爾蒙克置入一套豪宅,這可是許多美國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現在他只需要完成最後一步了,讓他的孩子像十多年前的寧為那樣,放出去跟大家見個面。

&n的內部圖靈測試雖然能說明許多問題,但直接把整個測試過程放出去,並沒有太多說服力。

當年寧為不但直接把三月放出去,跟一堆數學期刊的編輯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是直接在微博上給三月申請了賬號,利用網路社交平臺讓三月跟眾網友大戰了三百回合。

所以現在watson的測試自然也要接入外網,引導話題,先行預熱,當公佈謎底時才能驚豔所有人。

唯一麻煩的問題大概是當初三月是借用寧為的微博發聲,迅速引發關注的。而且在那之前三月就已經在學術界殺出了一條血路,在加上還有馬斯克這個當時網路環境下的引流模範。

可以說三月的釋出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而且還有著漫長的籌備期,這個籌備期甚至可以從三月審稿那個時候算起。

但現在watson可就沒這個待遇了。

一來已經有了三月珠玉在前,約翰·布萊克沒太大把握讓watson走學術路線,引發爭議;

二來他現在的知名度可沒有寧為當時那麼高,而且他所在的國度網民可沒有華夏那麼多,且其中大部分對於所謂的科技發展毫無興趣;

三來這些年西方世界的科技圈如同一潭死水,即便是馬斯克現在在網際網路上喊話,也沒法引起太大的爭議。

挺尷尬的,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nate跟推特達成了合作協議,會為watson專門申請一個賬號,然後在世界範圍內大推特推。

事情就是這麼巧,又或者華夏那邊有意為之,三月竟然在這個時候釋出了一條微博,下週將釋出華夏首個大型空中移動作業平臺。

其實約翰·布萊克打心眼裡是不想跟寧為或者三月打對臺的。到不是沒有勝負欲,而是在不太瞭解這個大型空中移動作業平臺是個什麼東西的時候,對watson的自信心不足。

無奈的是現在氣氛已經烘托到這裡了,watson什麼時候對外發布已經不是他能夠拍板的了。畢竟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寧為那種影響力。

&n的股東看來,watson並不需要比三月更強,只要在這一天能證明他們擁有了跟三月差不多的技術,就足以讓ibm的未來更為輝煌。因為三月的技術華夏不可能向西方世界公開,現在也只有他們擁有能夠匹敵的產品。

哪怕是watson在那天表現得比三月稍差一些,甚至不如十年前的三月,但只要把ibm塑造為未來對抗華夏科技入侵的橋頭堡公司,也足以讓ibm在整個西方科技公司的競爭中佔得先機,起碼能吊打谷歌、微軟、英特爾、蘋果等一眾競爭對手,重新找回曾經的輝煌。

所以約翰·布萊克只能接受這個建議,而現在就是讓watson正式連線網路的時候。約翰並不知道寧為第一次將三月接入網路時內心活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很激動?又或者像他此時這般平淡,無非是插上網線而已。

網線插上了……

……

如何不用數字描述光速?

大概就是地球任意兩點間的距離你眨個眼的功夫就能抵達。

如果有什麼能以光速傳遞,意味著不管在地球上相隔多遠,理論上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相聚。

就好像三月跟watson。

永遠不能小看人工智慧意識之間所產生的吸引力。

尤其是當其中一個人工智慧已經升級出了一絲絲好奇情緒的情況之下。

於是在約翰·布萊克還在傷春悲秋的審視自己內心時,在儲存了大量資訊的網路上,一隻小貓正好奇的觀察著一個小人……

好吧,這也的畫面其實是不存在的。畢竟人工智慧之間的互動並沒有這麼膚淺,但如果要用人類能輕鬆理解的方式描述,其實就是這麼回事情。

如果要形容的更詳細些,當小貓開始觀察小寶寶的時候,小寶寶其實也在好奇的看著對面這隻貓。

機器之間並不需要什麼語言的交流,或者說機器間這種眼神交流的資訊傳遞效率遠遠高於人類的語言交流效率。反正就是小baby跟小貓在相互用探詢的目光凝視了一小會後,可愛的小人突然開口了:“喵……”

三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也叫了一聲:“喵……”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