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課題?”
寧為一句話,讓車上除了前排面色不變的司機之外,剩下兩個學生都露出疑惑的神色。
有些突然了。
作為華夏數學、人工智慧、智慧演算法、半導體領域的翹楚,甚至毫無爭議的no.1,怎麼就要換課題呢?
是嫌棄之前的研究太過成功了?
“寧導,換哪方面的課題?不做晶片跟人工智慧了?”周正浩忍不住問道。
“沒有,等把你們培養出來,我打算去做凝聚態、量子、場論、標準模型等等這些方面的研究。”寧為瞟了眼周正浩說道。
“寧導,您這是打算要進軍物理了?”孟潤澤愣了,下意識的問道。
“嗯!這兩年我頂著壓力,除了寧班之外,沒再招學生就是想騰出些時間來先學習,但事情還是太多了,你們就沒一個讓人省心的。還有晶片這邊也放不開。等咱們第一批cpu做出來,以後這項任務就正式託付給你們了。寧班以後有孩子想往這個方向發展,你們做師兄的也多主動點,幫我帶帶他們。幫我多騰點時間出來。”
寧為很認真的把自己的計劃告知了自己兩個得意門生。
“不是,寧導,您別這樣啊。按照之前的計劃,我們應該還能跟您兩年啊。”孟潤澤爭辯道。
寧為搖了搖頭道:“我是這麼想的,明年肯定來不及了,後年三月如果你們大論文準備好了,咱們就內部做個答辯。放心,咱們這個方向,其他考官請來也都是觀禮的,我說你們能畢業了,誰也不敢說你們不行。如果你們實在後年三月還沒能準備好,就都滾到寧思實習去,一邊做實踐一邊繼續準備論文,到後年十月末,再做博士畢業考核。所以,你們都趕緊努力吧。”
矛盾轉換,總有人巴不得能早點畢業,畢竟讀博士年齡壓力擺在那裡。但在這裡,對於學生來說最理想的師生關係下,真不太想畢業。
“好的,寧導。不過您這課題轉得彎有些太大了吧?”孟潤澤雖然答應了下來,但還是忍不住問道。
聽了這話,寧為微微笑了笑,很耐心的解釋道:“大嗎?數學跟物理不分家的。尤其是對於你們以後研究晶片來說,現在還好說,以後三維矽通體要突破1nm製程的時候,還不是要跟物理打交道?我們也不說複雜了,就說這兩年你們跟著我做晶片專案,應該很cpu內部電晶體工作邏輯。電晶體多了,電子移動距離相應縮短,電晶體內部電子自發透過電晶體通道的矽底板進行的從負極流向正極的運動,造成漏電。”
“這些洩露的電流會造成額外的功耗。隨著cpu工藝升級,這種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我們的底板跟高板加起來不過十多個原子厚,漏電如果多了,絕緣層會更薄,這些問題未來你們打算怎麼解決?英特爾用高介電薄膜和金屬門積體電路解決這個問題、ibm在在源極和漏極埋下一層強電介質膜來解決漏電問題,但這都是在二維環境下的技術。”
“要知道三維通路下,晶片對於功耗會更為敏感。尤其是單管內部發熱量是倍增的,你們應該還記得之前做過的測試,多加散熱引線就會減少透過內壁電晶體數量所佔比例吧?這還是我們現在工藝並不算太先進的情況下,我做過計算,未來升級到14nm製造工藝的時候,現在採用的散熱結構就無法適應了,需要新的技術去散熱。”
“這就需要新材料、新工藝、新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你們用更開闊的思維,去解決一系列問題。到了那個時候很多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數學問題,更是物理問題。沒錯吧?所以啊,真正的科學家不但要有學識的深度,更要有廣度,這一點你們要永遠記得。”
“雖然你們知道的,我這些年其實很低調,但現在學術界依然有人覺得我是一塊招牌了,甚至有人提出了寧氏學閥這個詞。別笑,這些都是你們姚院長上次吃飯的時候跟我說的。之前我聽著還有些不舒服,不過這些天我已經想通了,有些人不管再怎麼低調,耀眼的光芒總是掩蓋不了的。所以學閥就學閥吧,但是有一點,既然你們身上都已經貼上學閥的標籤了,起碼在學識方面總得對得起這個稱呼。”
“最後跟你們說一下,你們現在做得這些不管以後市場反響如何,都是極具意義的,而且意義非凡。意義就在於讓我們未來在跪著生存還是轉行滾蛋這兩個選擇上,多加了在行業內站起來的選擇。人家怎麼樣我不管,但你們是我的學生就要永遠記得,咱們既然被別人稱為學閥,就得有學閥的自覺跟驕傲,不管未來我們看準哪個行業,不但要站著賺錢,還得把胸膛給挺直了,懂了嗎?”
大概因為是在回學校的車上,寧為也不怕浪費時間,多給兩位愛徒灌輸些不太一樣的思想,少有的長篇大論起自己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當然也是有所保留的。
比如對物理知識的追尋,其實跟cpu工業關係不大,完全因為最近那個一直讓他困惑的不等式越來越頻繁的在他腦海中盤旋。如果一定要類比大概就是最純粹的求知渴望,讓他想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情。
不過對於寧為的學生而言,這也很容易就能理解。
雖然寧為是導師,但從年紀上說並不比他們大多少,也就是一、兩歲的樣子。寧為今年才28歲,這個年紀讀博還沒畢業都是正常的。按照正常的學習年紀計算,22歲大學畢業,如果讀研一切順利的話,也得25歲才能拿到碩士學位,當然國內不管是專碩還是學碩,一般來說都還是能準時畢業的,延期是小機率事件。
但接下來如果選擇繼續讀博的話,情況就得反過來了,基本上準時畢業只有少部分幸運兒,延畢才是大頭。換句話說正常讀博28歲才讀博三年,還在苦熬論文的階段。而寧為的28歲,已經做博導三年多了,這個時候換個方向,根本不叫個事兒。
畢竟寧導碩博連讀總計只用了兩年,且碩士階段基本上是直接跳過的。對於一個本科階段已經解決了兩個世界性數學難題的學生,在給證這件事上肯定不存在任何為難情緒。
所以寧導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仔細想想似乎也沒什麼不妥的,完全想不出什麼反對的理由。
“寧導……我們肯定會努力的。”
“嗯,那就好,回學校之後流片這段時間你們也別閒著,去跟幾個師兄弟好好交流一下,比如小李啊、小卓啊,哦,對了,尤其是跟張丁喜多交流交流,他的課題進展很大啊,我昨天看了他發來的最新實驗室報告,還有附帶的影片影像,真的挺不錯。挑個時間去他們的實驗室看看,對於未來你們設計cpu的時候,會有幫助的。”
“額?張哥那邊也有突破?”
“哈哈,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寧為笑得很輕鬆,這幫人帶出來之後,他的確是能輕鬆不少。
……
“張哥,寧導這次專門交代了我們要向你學習呢,說是你的研究專案有了突破性進展。這不,我跟老孟回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請你吃飯了,你可不能跟咱們藏私啊。”飯桌上,周正浩堆著笑臉衝張丁喜說著。
然而張丁喜明顯並不太領情,瞪了周正浩一眼,直接罵道:“滾滾滾,少跟我來這套。咱們這幫人裡就你們兩個最雞賊,選的專案能跟寧導混,天天能被寧導耳提面命的確是比我們好命,不過請我吃頓飯還炫耀,就過分了吧?”
“鬧呢?張哥,你要這麼說的話咱們就得說道說道了。是,我們跟著寧導做cpu,的確是一起的時間更長。但老哥你那實驗室怎麼說?為了讓你有個好的研究環境,寧導直接弄來好幾個億砸個實驗室出來,你的這邊對材料要求高,寧導恨不得讓人家新材料學院都配合你做試驗,幫你選材料,給那邊搞專案資金都是千萬起步。我們還沒說寧導偏心,你還好意思說我們炫耀?”眼見好好說話被懟,周正浩立刻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