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迦納!”
蘇夜和蘇清雪從飛機裡走出來,便看到斯皮爾熱情地迎了上來。
簡單地和斯皮爾打了一個招呼,蘇夜笑著對他說道:“讓斯皮爾大導演來給我接機,還真是受寵若驚啊。”
“我知道這句話應該如何翻譯。”斯皮爾笑道,“有才華的人不管在哪裡都會受到大家歡迎。”
“多謝斯皮爾先生的讚美。”蘇夜左右看了看,發現並沒有什麼人,“我們是不是來晚了?”
“不。”斯皮爾搖搖頭,“時機正好。
“我們邊走邊聊吧。”
在斯皮爾的帶領下,蘇夜和蘇清雪上了斯皮爾安排的商務車——這次迦納電影節之行,只有蘇夜和蘇清雪兩個人——商務車駛離尼斯國際機場,一路朝著迦納小鎮而去。
自春晚結束以後,蘇夜便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參加迦納電影節的準備上。
二月中旬,迦納電影節官網公佈了24年的電影節初選名單,蘇夜之前申報的《生化危機》正在主競賽單元的列表之中。
作為最知名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迦納電影節於每年五月在法蘭西的濱海小鎮迦納舉辦。
電影節分為主競賽環節和非競賽環節。主競賽環節當然就是要全世界的優秀電影分個高低。而非競賽環節,一般都是以提拔新人為主,發掘全球範圍內有才華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在主競賽環節之中,最大的獎項是迦納金獎,幾乎每一部來參賽的影片,都希望能夠獲得由全球知名導演、演員、編劇和配樂作曲家等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的評審團的垂青。
除了最高大獎迦納金獎,還有諸如“評審團大獎”、“評審團特別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等諸多次要獎項。其中“評審團大獎”又被稱為迦納銀獎,也就是主競賽環節的第二名。
不過正如那句經典的話所說的:不是第一名,那就是失敗者。往屆迦納電影節上,也只有第一名能夠被全世界電影人和媒體關注。
至於第二名……到底拿了一個獎盃,也算得到了安慰。
幾乎所有參加評選的導演,都是奔著第一名金獎去的。可能也只有蘇夜這個另類,參加迦納電影節,卻不以獲獎為主。
在蘇夜看來,儘管自己拍攝的這部平行世界版《生化危機》比起地球上的版本要更精彩,但到底擺脫不了恐怖片的基本套路。如果不是“喪屍”這個延展開來能夠隱喻諸多話題和問題的新型別物種,可能《生化危機》連初選都進不去。
在蘇夜看來,《生化危機》能獲得一個“評審團獎”就不錯了——所謂評審團獎就是不知道第多少名的安慰獎。
如果是在華夏,蘇夜真想弄個獎,其實也可以像某些文學評獎一樣,來來往往走走後門。
可惜迦納電影節之所以叫迦納國際電影節,成為全球知名電影節,正是因為其面對全世界的公平和公正。
迦納電影節作為享譽全球的頂尖國際電影節,一直保持著極為高尚的品格——他們不去看一部電影的商業價值,不去看一個導演的國籍,不偏不倚,公正地進行評選。
哪怕評審團裡面有很多法蘭西人,主席更是地地道道的法蘭西著名導演雅基布。
他們甚至為了避嫌,除了極少數被所有人公認為優秀的法蘭西電影,乾脆就很少給法蘭西本土電影頒發獎項。
這對於法蘭西的導演們來說,真是一件憋屈的事。
主場作戰沒有主場優勢,那就跟勇士的主場裡一大堆喊湖人總冠軍的人一樣。
憋屈!
雖然對法蘭西導演很不公平,但迦納電影節的這一做法卻也贏得了全世界電影人的信任。至少他們不用擔心自己的電影在法蘭西評獎,兩者相當的情況下,必然輸給本土電影這種狗血的劇情發生。
迦納電影節的評選規則其實很簡單,凡是獨立電影就能夠參選,並從這些獨立電影中,選出最具有思想性的影片。
好萊塢拍攝的大多數電影,被稱為商業電影。這些電影拍出來就是為了賺錢的,觀眾怎麼喜歡就怎麼拍,觀眾看著怎麼爽就怎麼拍。這類電影大多沒什麼營養,沒什麼內涵,導演的思想並不能夠透過電影傳達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