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闊別已久的採訪席上,蘇夜抬頭看了看對面正在檢查手卡的李月。
李月的孩子已經生了,是個男孩。不久之前她才剛剛復職。而復職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採訪蘇夜。
想採訪蘇夜的媒體沒有一千也有一萬——雖然這句話肯定是說反了,但深諳漢語意境的各位必然不會看出什麼毛病——然而真正能採訪到蘇夜的,只有寥寥幾家。
蘇夜在電視上的曝光率其實不高,他很煩參加各種節目。有那個時間,不如多打兩盤《英雄之戰》,深切體驗一下平行世界祖安人的日常生活。
所以基本上,除了李月的幾次採訪,以及上次參加了《我所向往的生活》,就再也沒參加別的節目了。
這也是為什麼李月能夠幾年時間裡登上了主編的席位。能採訪到蘇夜的人啊!你就說是不是個人才吧!
作為主編,李月其實早就不用主持節目了,但她仍然擔任著華夏電影報告專訪的主持人。而這次復職,李月首先拿下蘇夜的專訪,也是為自己再積攢一些資本。
生完孩子的李月體型上略有走形,但不是很明顯。看面相能感覺得出,李月十分幸福。
蘇夜於是就越過李月,看了看坐在攝像機後面的小張。
能把領導拿下的人,都是大手子!
蘇夜默默給小張比了個贊。
“蘇導,準備好了?”李月看到蘇夜的手勢,問道。
“王牌飛行員,隨時準備起飛!”蘇夜很輕鬆地說道。
“那咱們就開始吧!”李月笑了笑,很熟練地講了一套開場詞。
“這次我們請到的嘉賓,是坐擁百億票房,不久之前剛剛被評為華夏一線導演的知名導演蘇夜。蘇匯出道只有四年多的時間,但是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拿下了多個重量級獎項,可謂是華夏年輕一代導演中最為出色的一個。現在,請蘇導給大家打個招呼!”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蘇夜!”蘇夜衝著攝像頭打了個招呼。
“蘇導,我們都知道,最近您的新電影《劍雨》剛剛結束公映,票房總計十三億七千四百二十一萬。您對這個成績還算滿意嗎?”李月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採訪。
“在我的心裡,已經不能用滿意來形容了,應該說是滿意得不得了。”蘇夜笑著回道,“真的,當時我拍攝《劍雨》,壓根沒想到這部片子能夠有十億多的票房。畢竟在這個年代裡,武俠基本上已經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了。我自己調查了一下,前面近十年裡,武俠片票房最高的,也不過一億多。我對《劍雨》票房預估,也就在五六億那個樣子,能拿下十三億票房,我很滿足。”
“大家都知道,蘇導拍這部片子是為了完成程導的夙願,那您覺得,對於這部電影,您對於您自己滿意嗎?”李月又問。
蘇夜想了想,很是肯定地點頭:“我很滿意,而且我相信,程導也會很滿意。說真的,這部電影我拍的時候,其實根本沒想著觀眾。”
“哦?”李月眨了眨眼睛,這個說法蘇夜以前好像從來沒說過,“為什麼這樣說?”
蘇夜道:“我是替程導完成的這部電影,所以在一開始,我想的就是,拍一部程導絕對會喜歡的電影。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主旨我會放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上。因為程導這一輩子,基本上都被這句話困擾著。”
聽到蘇夜的解釋,李月有了一絲明悟。
程柏陽做了導演四十來年,時起時沉,踉蹌而行。最初,他拍著自己喜歡的武俠片,並盡力在每一部武俠片中,新增入更多的新鮮元素。當別人還在形式化地套招時,他已經開始讓武打動作變得更真實。而當別人還在用著傳統拍攝手法時,程柏陽已經在自己的電影裡引入了更多的特效,以支撐他更多的奇思妙想。
然而當武俠沒落,程柏陽的最後一部武俠片票房極其不滿意的情況下,他被迫走上了仙俠的道路。
一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程柏陽何嘗不想再拍一部武俠片呢?然而正如蘇夜《劍雨》中所表達的主旨一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太多的事情是程柏陽無法掌控的,他只有無奈接受,否則便沒有出路。
蘇夜這部電影,正對應了程柏陽的心路歷程!
如果程柏陽在天有靈,他也一定會非常欣慰的。
接下來,李月又問了許多關於電影製作的事情,蘇夜一一為其講解。兩人甚至還聊起了關於武俠型別的未來發展。
這些話蘇夜之前已經在其他媒體上說起過,甚至在微博上也有所提及,此時再次說起,也不過是將同樣的雞湯換一種調味料再端出來罷了。
到底還有多少人品嚐,喝完了還說“好喝”,那就不得而知了。
“您知不知道,最近網上關於您的《劍雨》裡面的那句臺詞非常受歡迎?”李月看了看手卡,很是深情地念道,“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只為你從橋上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