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些天京都的百姓很熱鬧,街頭巷尾都在討論著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向被當成少女夢中情人的六皇子居然要成親了,而且成親的物件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被六皇子退婚的柳家的嫡長女柳嫣嫣。
訊息一出來,京都的無數少女為之心碎,無數個少婦也長籲短嘆,悔恨自己身不逢時,當初成親的太早。
而茶樓、酒館裡的客人也多了一個話題,因此而津津樂道。
大渝國的皇宮裡,皇帝司徒複山也為之欣喜,他為兩件事情而高興:一是自己最頭疼的六皇子的婚事終於解決了,二是自己最欣賞的臣子終於順利成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兩件事情一前一後出現,正可謂是喜上加喜。
司徒玉打光棍這麼多年,司徒複山一直為他著急,有時候還有些懷疑自己兒子真的就是個斷袖,如今兒子終於想通了,迎娶的還是自己看中的那個姑娘,總算沒有白費他的一番心血。
這個兒子呀,確實是有幾分才幹,但母妃的出身不好,一直是他的軟肋。
如今迎娶了柳氏的嫡女,也算是為他新增了一道助力,但願這個兒子能如自己所願,成為自己可以仰仗的力量。
陳錦鯤從大靖國回來之後,在家裡面養病休養了半個來月,等他朝氣蓬勃、生龍活虎的重新出現在大渝國的朝廷之上,已經被萬人景仰,就連以前對他輕視的那些出身士家大族的官員也得尊稱他一聲“右相”。
正所謂少年得志,陳錦鯤才二十不到就已經成為了當朝丞相,這在大渝國的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朝廷上的那些官員都是一些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當初陳錦鯤跟陛下打賭被朝中的官員一致奚落之時,不少的人選擇了明哲保身,或是躲在一邊偷偷看陳錦鯤的笑話,可是當陳錦鯤順順利利的帶來了三千萬兩銀子,還跟大靖國修好,談成了促進兩國通商的協定,讓大靖國同意開放更多的邊境,這可真是一件前無古人的功跡。
擴大邊境,加強經商,或許一般的小老百姓沒有感覺,但是隻要想一想大靖國擁有三座數量巨大的金礦,如果用這些黃金購買大渝國的物品,不但可以讓國庫充盈,還可以讓大渝國的百姓賺到更多的錢,不愁吃不飽飯,這可是於國於民都有好處的大喜事。
以前大渝國也曾經跟大靖國的皇帝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但是腰包鼓鼓的大靖國並不在乎大渝國的想法,在他們國家看來,北方盛産馬匹和兵器,以及獸皮的野丘國,還有東邊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布依國,都是很好的交易物件,沒必要特意擴大跟大渝國的商業來往。
但是這一回陳錦鯤出使大靖國不一樣,他拿捏到大靖國的把柄,雖說柳坤是私自作主跟布依國的奸細來往,但誰知道始作俑者究竟是誰,如果沒有人的支援,只怕柳坤這個奸臣也不敢這樣大膽。
大靖國的皇帝不想此事鬧大,便乖乖花三千萬兩銀子做了一樁虧本買賣,同時也答應開放更多的邊境,反正跟哪個國家做生意都是花錢,何不花錢圖個安心省事。
所以,陳錦鯤順利的為自己國家湊到了軍費,又給司徒複山帶來了這樣天大的好訊息。
對於陳錦鯤出任右相,有人歡喜有人憂。
站在耶律旭陽那一邊的官員,有不少都是平民出身的,耶律旭陽自從十餘年前被人陷害,行事作風低調不少,有些事情不敢出頭。
而由耶律旭陽一手調教出來的陳錦鯤不同,做事果敢又雷厲風行,很有耶律大人當年的影子,而且陳錦鯤的許多政治主張都是打擊士族大家的,很讓那些沒有背景的官員心中爽快。
而另一方面,以五皇子司徒嚴為首計程車家大族的官員,都對陳錦鯤的升遷不滿。
他們能夠入朝為官,都是靠著祖宗上輩子積福,一個小小的書生,只是學問做得好就要跟他們平起平坐,換作是誰都不樂意。
特別是這個陳錦鯤老是愛跟他們這些士家出身的官員作對,更讓他們對陳錦鯤這個人恨之入骨,可惜上次好幾波人集體上表都沒能把他弄下臺,如今又讓他混到右相這個位置上,只怕又有不少的朝中官員日子不好過了。
在皇帝的禦書房裡,五皇子司徒嚴和六皇子司徒玉各自端坐在司徒複山的兩側。
司徒複山在經過太子一事之後,對未來的國之儲君要求更加的嚴格,司徒嚴和司徒玉是他目前最為看重的兩個皇子,未來的太子很有可能是在他們二人之中選出一位,而對兩位皇子的教導和考核,司徒複山從來沒有停止過。
“嚴兒,玉兒,你們之前作的兩篇賦文各有千秋,一個主張以律治國,一個講究以民為本,都是治國的良策。若是你們真能夠做到,倒真是替父皇解決一樁難事。”司徒複山看著兩位皇子幾天前寫下的考題答案,臉上表情甚感欣慰。
要說心裡話,司徒複山對司徒嚴更看重一點,因為這個兒子雖然從小沒有養在身邊,卻沒有被養殘,長在軍中反而磨礪了他的性子,至少在幾個兒子當中算是文武雙全的。
可惜他也是士家大族出身,母族又是軍中重臣,難保將來上臺不把自己原先主張的壓制士家大族的政治策略給推翻,再加上司徒嚴也算是軍中的老油子,陽奉陰違、溜須拍馬那一套沒少學,甚至還經常用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司徒複山對這個兒子還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