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金陵火起:謹身殿謎雲
建文元年六月十三日,未時三刻,南京城籠罩在詭異的靜謐中。朱瞻膳勒馬駐足承天門前,望著城樓上新換的“明“字旗號——旗角染著焦黑,正是前日謹身殿走水的餘痕。春桃收緊韁繩,袖中銀簪輕輕叩擊馬鞍:“小王爺,探馬回報,昨夜西直門關押的梅花衛俘虜全部暴斃,獄卒口供稱'見者皆著紫衣'“。
朱瞻膳摸向腰間山河珏,珏面映出午門血案的倒影:三日前壽州歸來途中,戶部侍郎廖升突然在轎中自戕,手中緊攥半張《北元互市清單》,清單末端硃批的“壽“字與素梅髮簪暗紋如出一轍。他轉頭看向身後的燕軍方陣,父親朱棣的帥旗正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旗面上新繡的並蒂蓮紋與朱允炆的玉佩形成微妙呼應。
申時初刻·皇宮謹身殿
重建中的謹身殿瀰漫著焦木味,朱允炆站在殘垣前,指尖撫過御案上未燃盡的《皇明祖訓》。方孝孺捧著修復的山河珏,玉珏缺口處新嵌的東珠折射出冷光:“陛下,內庫記錄顯示,三年前丟失的三斤東珠,恰是用來鑲嵌這枚珏飾。“
朱瞻膳留意到御案下方有焦黑的爪痕,形如梅花——與素梅面紗上的油漬位置吻合。春桃忽然蹲下,從瓦礫中撿起半片琉璃瓦,背面用硃砂畫著未完成的並蒂蓮,花蕊處刻著極小的“徐“字。
“徐輝祖的府邸起火、俘虜暴斃、廖升自殺,“朱允炆忽然開口,聲音低沉如洪澤湖水,“梅花衛在銷燬所有線索,他們怕我們查到...“他猛地轉身,目光掃過朱瞻膳腰間玉佩,“真正的遺詔藏匿處。“
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喧譁。錦衣衛指揮使馬成闖殿,跪地時露出袖口新繡的竹葉紋——與徐輝祖臨終前的衣飾如出一轍。“陛下!“他呈上染血的密報,“左順門守衛發現,有紫衣人夜探內庫,留下這個!“
密報上用梅花血寫著:“並蒂蓮開之日,便是燕藩伏誅之時“。朱瞻膳注意到“燕“字少了四點底,竟成“焉“字——這是梅花衛“假死“的暗號。春桃突然拽住他手腕,指向倒塌的龍椅後方:“小王爺,那裡有暗格!“
暗格內躺著個檀木匣,匣中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訓》抄本,扉頁用硃筆批註:“燕王不可不防,然亦不可不用“。朱允炆接過抄本時,書頁間飄落張紙條,上面是徐輝祖的筆跡:“梅花衛首座姓朱,藏於...“字跡被火焚斷,最後隱約可見“口“字。
酉時正刻·南京內庫
內庫總管李公公領著眾人穿過層層銅鎖,卻在第三道門前駭然止步——門鎖完好無損,門內卻傳來潺潺水聲。朱瞻膳揮劍劈開鎖頭,腐臭的水汽撲面而來,只見庫內積水及膝,漂浮著無數梅花花瓣,中央石臺上擺著個青銅鼎,鼎中插著十二支素心梅,每支花蕊都嵌著東珠。
“這是...太祖爺的'山河鼎'。“方孝孺聲音顫抖,“傳聞鼎中藏著開國密寶,唯有並蒂蓮佩可開啟。“
朱允炆摸出腰間玉佩,剛要靠近鼎身,春桃忽然驚呼:“水中有毒!“她擲出銀簪,水面立刻泛起黑泡,正是見血封喉毒的徵兆。朱瞻膳抽出佩劍攪動積水,竟從淤泥中翻出幾具骷髏,腕間皆戴著梅花衛的青銅手鍊。
“他們用活人血養毒,“春桃皺眉,“這些梅花衛死士,是被當成藥人來培養的。“
鼎身忽然傳來機關轉動聲,朱瞻膳定睛一看,原來花瓣東珠的位置與天象二十八宿吻合。他按照《星象志》推演,將玉佩按在“天權星“方位,鼎蓋緩緩開啟,露出一卷黃綾——正是素梅在壽州焚燒的那份遺詔副本,落款處多了行小字:“洪武二十五年,朕誤信讒言,悔之晚矣“。
朱允炆的指尖在“讒言“二字上停留許久,忽然抬頭看向朱瞻膳:“忠勇伯可知,洪武二十五年,是誰在太祖爺耳邊進言,說燕王有反相?“
未及回答,內庫頂部突然坍塌,數十名紫衣人破頂而入,為首者蒙著金色面紗,腰間玉佩正是殘缺的並蒂蓮。朱瞻膳揮劍迎敵,卻見對方招式竟與素梅如出一轍——尤其是左手劍花,與寧國公主畫像上的執筆手勢分毫不差。
戌時三刻·西華門
混戰中西華門起火,朱瞻膳護著朱允炆退至護城河旁,望見朱棣的燕軍正與羽林衛對峙。金色面紗人忽然摘下面具,露出與素梅 identical 的容貌,只是左頰多了道疤痕,形如梅花五瓣。
“陛下受驚了,“她抱拳,語氣卻無半分敬意,“自我介紹一下,梅花衛'暗香堂'首座,寧國公主次女,朱妙錦。“
春桃驚撥出聲——史載寧國公主僅有一子,從未有女。朱妙錦輕笑:“看來陛下的史官沒告訴你,洪武二十七年,本宮剛出生就被送去鳳陽老家,因為母親怕我長得太像...燕王。“
朱允炆臉色劇變:“你是說,你是...“
“太祖爺的親孫女,燕王的親侄女。“朱妙錦轉動玉佩,殘缺處露出“洪武二十五年造“的刻紋,“這枚玉佩本該是我的婚儀之物,可惜母親為了表忠心,親手毀了它。“
朱瞻膳忽然想起南京地道的名錄,最後被颳去的字跡分明是“朱“姓:“所以你組建梅花衛,就是為了報復?“
“報復?“朱妙錦仰天大笑,“我是在完成太祖爺未竟的心願!當年他想立燕王為太子,是你們朱家的那些文臣,用'嫡庶有別'逼得他不得不改立朱標!“她忽然指向朱棣,“四叔,你難道不想問問,當年是誰燒了你的《皇明祖訓》抄本?是誰在太祖爺病重時篡改了遺詔?“
朱棣握劍的手青筋暴起:“你說什麼?“
“是朱允炆的生母呂氏!“朱妙錦丟擲炸彈,“她怕你繼位後清算她們母子,所以勾結徐輝祖,燒了真正的遺詔,還偽造了現在的版本!“她轉向朱允炆,“陛下,你以為謹身殿的火是意外?那是呂氏的陪嫁丫鬟放的,目的是銷燬你生母當年的手書!“
朱允炆踉蹌半步,險些跌入護城河。春桃連忙扶住他,卻見他眼中一片死寂,彷彿瞬間蒼老十歲。遠處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子時已至,南京城的夜空被火光染成血色。
子時初刻·玄武湖邊
朱妙錦的話如巨石投入心湖,蕩起層層漣漪。朱瞻膳望著玄武湖中的月影,想起父親書房裡藏著的太祖爺手書:“棣兒善武,然需慎思“。春桃坐在岸邊,用銀簪撥弄水草,忽然撈出個密封的竹筒,裡面是呂氏的臨終絕筆。
“小王爺,你看...“她聲音顫抖,“呂氏承認,當年是她燒了遺詔,但太祖爺真正的遺詔寫的是...'諸王皆可監國,唯燕王需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