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塘區工業園附近的麗港大酒店,大廳。
餘子賢見到了正在等候他的蔣月華。
“新年快樂,餘總!”
“蔣經理,新年快樂!”
“餘總,在此次蔡氏晶圓廠收購案中,我作為你的VIP客戶經理將為你全程服務,不管是在融資還是你所需要的服務其它!”
蔣月華稍微遲疑了下,又接著說:“同時,這應該是我在滙豐銀行執行最後一次VIP服務,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蔣經理,沒問題,此前我們已經有過合作,而且合作不錯。這次的合作我相信也一定會很愉快!”餘子賢伸出右手,握了握手。
蔣月華側身讓位,給餘子賢介紹旁邊的一箇中年人:“餘總,這是我們委託進行蔡氏晶圓廠盡職調查的鑫利專業諮詢公司的曲耀強曲經理。”
“曲經理你好!”
一個幹練的中年男子。
“餘總你好,按照委託要求,我們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對蔡氏晶圓廠的盡職調查,這是調查報告。”說完曲經理給餘子賢遞過來一份報告。
餘子賢接過來開啟。
“我會對報告進行詳細解讀,如果餘總對其中的內容有什麼其他需要或者疑問,可以一併提出來!”
看到餘子賢點頭,曲耀強開始解讀報告:
“為本次收購蔡氏晶圓廠的目的,根據香江的有關規定以及餘先生的要求,我們公司在1991年1月15日至2月13日,對蔡氏晶圓廠開展法律盡職調查。
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我們查驗了蔡氏晶圓廠提供的檔案資料,同時與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訪談,並對蔡氏晶圓廠的有關資訊向獨立第三方進行查證。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蔡氏晶圓廠的團隊情況、業務情況、市場情況、技術情況、財務情況以及法務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盡職調查……
目前,根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顯示,蔡氏晶圓廠為私人獨資企業,蔡振華先生持有蔡氏晶圓廠100%的股份……”
餘子賢一邊翻著《蔡氏晶圓廠盡職調查報告》,一邊聽著曲耀強的解釋,算是對整個企業的經營情況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並根據自己的瞭解對整個報告做了進一步的整理:
蔡耀華在1983年的時候就開始著手引進晶圓廠的生產線,一直到1984年才從東芝成功引進生產線,並在1985年年中達到滿產。
在整個引進過程中總共花費近600萬美元,這還是憑藉蔡耀華在曰本東芝老關係以及二手生產線本身就是落後主流水平三四代的緣故,再加上東芝當時需要更新生產線,才買了回來。
不然這點價格肯定引進不過來。
整個生產線月投片8000片,技術工藝水平為3μm工藝,每年可產近150萬塊各型別晶片。產品多應用於低端電子產品消費所用的通用型晶片的前端工藝製造,有一定的後封裝工藝水平,但是規模有限。
產品主要銷往大陸。
目前員工接近8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近200人,博士1人,研究生25人,本科生100餘人。
目前總資產評估(含固定資產)300餘萬美元,長期債務150萬美元……
不存在其它法律債務以及產權糾紛。
……
其實餘子賢最關心的還是蔡氏晶圓廠的債務問題以及法律糾紛問題。
根據蔡耀華以及調查報告所述,內容相互印證,確定債務僅有150萬美元的長期債務,並且整個廠子不存在法律法務糾紛。
這就夠了。
就目餘子賢瞭解到情況,餘子賢對蔡氏晶圓廠還是非常滿意。
按照佟若愚的介紹,對於餘子賢來說,3微米生產工藝即將突破到70%的良率,以及2微米工藝的技術突破,僅僅這兩項都值好多錢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