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高看了這道網,也小看了本尊。”
金銘子說。
“這網即便是與龍脈相連,也攔不住本尊,況且,他只知火克金,卻不知火中亦能栽金蓮。
“本尊這一世屍身在西北群山火穴中孕育,受陰火淬鍊七百年,幾近無缺,只差陽火薰陶。本尊行走世間數百年,找尋地下陽火而不可得,才想著繼續吸食金氣成眠,他倒好,以中原的國運火德來鎮殺本尊,卻不知這正是本尊求之不得的陽火。
“所以,在熬煉屍身之餘,本尊才有閒工夫一點點禍害他的龍脈,讓他的後人親自過來與我解釋個清楚。”
金銘子對朱家頗有不屑,不過他又有些疑惑,
“不過這朱家皇帝倒是沉得住氣,十來年龍脈敗壞,首先就應在龍位上,按理說他身體應當是每況愈下,病入膏肓才對,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反而是你們這些方外之人先看見了。”
程心瞻聽著感覺有些不對,他又問朱兼墨,“道兄,當年明太祖停建中都後,是不是洪武一朝再也沒有動過?”
朱兼墨肯定的點點頭。
“那後來是不是隻有永樂帝下令重續中都?”
朱兼墨反應過來了,“你是說永樂帝?”
程心瞻又問,“那永樂帝身邊有沒有一個像劉伯溫那樣的奇人,有能力改換大陣?”
朱兼墨瞪大了眼,點點頭,“有,有一個!時人稱他為黑衣宰相。”
程心瞻點點頭,對金銘子道,
“前輩,興許是誤會了,晚輩有個猜測,想說給前輩聽一聽。”
金銘子打量著程心瞻,遂道,
“你且說說看。”
程心瞻拱拱手,娓娓道,
“前輩或許不知,當年明太祖長子青年病逝,無緣大統,諡“懿文太子”,明太祖傳位於太孫,為“懿文太子”次子。這些密事包括與前輩的約定太祖應當都說給了太孫。
“太孫繼位,即為建文帝,但建文帝主削藩,時燕王,太祖四子,起兵靖難,奪了皇位,即永樂帝。建文帝后裔大多死難,活下來的恐怕也不知其中詳情。
“而永樂帝長居燕府就藩,由靖難登極,對這些密事恐怕一概不知,或許只是某一年裡,忽然覺得這中都的營造半途而廢,實在太過靡費,便下令續建,作為百姓居所。
“只不過在續建之前,黑衣宰相看到了原中都的營造圖紙,認出了這「麒麟吞金」之陣,認為此陣不利於先人安寢,便改換了陣圖,形成了「烈火烹金」之陣,吸取這皇陵中的金氣來壯大朱氏龍脈。
“但他卻不知道,永樂帝也不知道,中都的陣圖與前輩設計的法網還有朱家的龍脈都關聯在了一起,他這一改,使得本來的庇護之陣成了羈押之陣,不,不算羈押,只是束住了前輩的手腳。
“而當前輩對中都龍脈動手時,朱家皇帝或許已經病入膏肓,但這些永樂帝的後人卻不知在鳳陽祖陵之下還有這樣一段往事,所以遲遲沒有找上門來。”
金銘子靜靜聽完,沉默片刻後,道,
“就這般簡單?”
“興許就是這般簡單。”
“不是朱重八有意為之?本尊從不曾與他說過真身之事,或許他覺著本尊不過是一介屍妖,他登了皇位,便不屑與本尊虛與委蛇,要借龍脈鎮殺本尊?”
“應當不是。”
程心瞻低著頭說。
金銘子聞言又沉默了一會,忽然笑了,
“好,興許就是這般簡單。”
是呵,離和朱重八相見,都已經快五百年了,凡人早已化為枯骨,連他欽定的嗣脈都換了人,自己還糾結這些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