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百二十八年的第一天。
天一亮,程心瞻就帶著寨子裡的孩子們貼門神畫。
這次不光有元旦道人,還有蕩魔真君,每道大門上,這兩位各佔一邊,一個持劍,一個張弓,雷火所在之處,陰邪自然辟易。
老寨主笑呵呵看著,說這兩位老爺在,讓人看著就安心。
忙活了大半個上午,這才貼完,程心瞻把剩下的全交給老寨主保管,說明年不一定能來,到時候請寨子裡的人自己貼了就是。
老寨主說好,慎之又慎的把剩下的門神圖藏了起來,這可是好寶貝,去年一年寨子沒有人失魂過,老寨主認為這就是門神圖的功效。
貼完了圖,程心瞻被孩子們圍著要講故事,之前說的元旦道人的故事孩子們已經爛熟於心,這次要讓他講個新故事。
程心瞻自然不虛,張叔夜的故事張口就來。
才剛開了個頭,一道令箭突然從虛空裡竄出,射向程心瞻。
他目光一凝,一把抓住,這是一個青色的玉質令箭,令箭末端畫著一朵金邊銀雲,令箭身上刻著這樣幾個字:
見此令箭,即刻歸宗。
他臉色一變,這是宗門發出的召歸令箭,這八個字基本不會變,事態緊急要看那朵雲。
如果是金邊青雲,這是喜事,大機率是宗門要開大法會、大慶典之類,召在外的弟子回宗參加,這種如果手頭上有別的事走不開,可以不理會。
第二種是金邊黃雲,這是宗門覺得要變天了,外邊不安全,讓弟子們快些回來避禍,如果是在閉死關或是在某個秘境裡走不脫,可以稍稍延誤。
第三種就是程心瞻現在接到的金邊銀雲,這是戰事將起的訊號,宗門要召集弟子發兵攻伐了,但和第二種一樣,如果是有另外的緊急情況,也可以稍稍延誤。
第四種是金邊紅雲,這意味著宗門在被攻擊,所有在外弟子都要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務,立即回宗支援。
還有一種,也是最後一種,金邊白雲,這意味著宗門已經傾覆,在外弟子不必回來,隱姓蟄伏,那時候令箭上的八個字是:
等待時機,再續道統。
程心瞻收起令箭,快速對身邊的老寨主說,“木乃公,我有急事要走,我們來日再敘!”
他摸了摸幾個孩子的腦袋,不等木乃公詳問,立即化雲而走,遠處等哥兒見到了,馬上御風跟上。
他要全力飛遁,等哥兒還是跟不上的,現在等哥兒又未習成大小變化之術,到底不如三妹放進懷裡方便,只見他施展法力,將等哥兒裹住,隨後再甩出一串雷符。
他踏雷符而行,隨即三湘和豫章大地上空響起一連串的雷聲,呈一條直線,雷聲停歇時,他也就回到了三清山。
此刻的三清山上各種遁光顯現,往來如織,高聳的玉華峰上懸著一道玉符,玉符裡重複說著一句話,響徹三清山的每一個角落,渲染出緊張的氣氛,
“各記名弟子不得出宗,各真傳弟子歸山待命,各山山主、嫡傳弟子及三境以上長老來玉華峰千鈞殿議事!”
程心瞻徑直回到無憂洞,魂靈入主肉身,竹身化作一點靈光收入心府,洞裡平時積攢下的符籙也全部收入洞石中,把能帶的都帶上,讓三妹和等哥兒看家,他則來到藏竹碑處待命。
這裡果然無人,想來師尊已經去了玉華峰。
就在他剛到藏竹碑不久,玉華峰上玉符聲音一變,
“特擢明治山真傳弟子程心瞻為嫡傳弟子,速來千鈞殿議事!”
玉符裡忽然叫到了程心瞻的名字,但只這一句,馬上又開始重複之前的話。
程心瞻很意外,他不敢怠慢,立即往玉華峰飛去。
來到千鈞殿,這是議事的大殿,佔地極廣,成一個圓壇形。
殿門大開著,無人值守,他便走了進去。
一進門,便被裡面的場景驚撼到。
這裡面的地磚宛如鏡面,又似平湖,倒映著頂上碧綠寶藍的藻井和雕龍繪鳳的樑柱。
地面上空無一物,但虛空中懸著九層雲臺,每層雲臺都是一個環形,越往下,環便越小,宛如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