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一章 印(6.5K大章,雙倍月票活動0點後開啟,求月票!)

武鬥到底是有趣的。

武鬥開始後不久,廣場上的氣氛就重新開始熱烈起來,各種法術爆響聲,調氣呼和聲,加油吶喊聲,匯成一片。

武鬥又沒有限制,五行、罡煞、劍術、符法、雷法等等,五彩斑斕的法漾靈光讓人目不暇接。

至於在祈晴雨章程中大放異彩的程心瞻為何不下場,眾人猜測可能是方才他施展壇法耗盡了法力,畢竟那樣一場雨做起法來肯定不輕鬆。

也有人猜測程心瞻是怕露了怯,興許他真正武鬥起來並不如何,所以為了避免折損名氣,索性不下場。

還有一部分人,眼力了得,能看唇語,“看”見了程心瞻向他師長解釋的話。

這些人心裡不一定認同說程心瞻下場了就一定能佔前三名,但總歸來說,心裡是稍稍放輕鬆些了。以後有的是機會和程義符過手,但今天得前三是能觀摩天師印的,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

各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領,讓這場武鬥別開生面。

一直到太陽落山時,這武鬥才比完。

程心瞻如享佳釀,這場武鬥實在讓他受益匪淺。

小天師宣佈了武鬥的名次。

二境場:

第一名,龍虎山天師府道士;

第二名,西山萬壽宮淨明派道士;

第三名,廬山劍派劍俠。

程心瞻很有印象,第一名龍虎山的道士確實是力壓群雄,罡煞齊出,龍虎之形宛若實質,第一名當之無愧。

鄭妙機道兄應當是和他有過節,守擂時點名要他上來,不過卻惜敗一招。不然以鄭道兄的實力,進前三是沒什麼問題的。

第二名淨明派道士的表現堪稱驚豔,手拿一把拂塵,再念御一柄飛劍,一身水法出神入化,等閒人近不得身,飛劍靈動鋒銳,所向披靡。

第三名是老熟人,正是藍逾青,他的雙手法劍更加刁鑽了,讓人疲於應對。

一境場:

第一名,龍虎山天師府道士;

第二名,三清山萬法派道士。

第三名,兵鋒山神霄派道士;

這一境的頭名也是程心瞻的熟人,正是梁真敬。

不過程心瞻看得出來,梁真敬臉色不太好看,至於原因,他大概也能猜出來一些。兩人初見時,年紀境界都差不多,但梁真敬現在還是一境。

要說是梁真敬資質不夠,程心瞻是不信的。

他和梁真敬打交道的次數很多,早期多次爭雷,中間在白玉京還交過手,再後面西崑崙輪戰的時候,他也來過。

這個人很好面子,又是其師尊的關門弟子,寵著長大的,性格上有些自傲,因為他師尊就那個德行,天師府大多都是這個德行。

不過程心瞻覺得這人本質不壞,尤其是在西崑崙時,程心瞻後半年改頭換面以假名行走,屢次撞見他救人於危難時,也不求報答,也不求揚名,很是灑脫的一個人,或者說,這是一個極易孤芳自賞的人。

他的符法很厲害,是程心瞻都很敬佩的,他的天資自然也是極高,不然也不會被龍虎山有名的長老收做關門弟子,而且小天師出門還要把他帶上。

這樣的人在龍虎山修行,有資源扶持還有法籙在身,不應該還留在一境。

從他自己拉著個臭臉也能看出來,他應該是被叮囑壓境界參加法會的,就是為了爭頭名。

而且程心瞻猜測,那個二境的應當也是壓境界的,看他的罡煞凝成實質,估計早就能結丹了。

第二名是自家人,程心瞻不太熟,只知道是白虎山的新弟子,年紀還很小,天賦很高,他用的是劍陣和陣圖。

程心瞻看著很受啟發,自己的五行法劍也在準備中,到時也可以組一個劍陣。

第三名是神霄派道士,也是熟人,是孟家兄妹中的妹妹,沒想到這兩兄妹的天賦如此高,雷法驚人。

兩場武鬥前三,龍虎山都位列第一,這也能理解,東道主嘛,壓境界參加奪個名頭也很正常,畢竟今天還新收了弟子,總不能在新弟子面前丟了分。

而與之相反的,閣皂山的一個都沒有,這也很正常,因為閣皂山靈寶派的側重在齋醮和度化上,武鬥不是人家的長處。

到此,法會第一天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