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一章 淬丹

自迷蹤湖危機暫解後,程心瞻等五人繼續留在那待了一陣子,謹防魔頭捲土重來,同時協助洪長豹重建護山大陣。

紅木嶺的護山大陣很有意思,陣基依託於一種紅杉,紅木嶺的人稱之為盤龍錦杉,這種杉木的葉子又細又軟,風吹時像火一樣,又像樹上盤著錦龍,是紅髮老祖從海外尋來的靈木。

原先的紅木嶺就因為遍植紅杉木而得名,現在的迷蹤湖也全是這玩意。

紅杉雖屬火,但卻是海外島木,根喜水,所以很適合迷蹤湖,洪長豹領門人種下後又以秘術催發,現在已經長成一片了。

種植紅木的不光是迷蹤湖裡的一片零星小島,這裡地方太小,光是紅木嶺餘部住著都嫌擁擠,更別提洪長豹還想把南荒旁門都招進來。

所以這次,紅木嶺的人把烏江北側岸邊的十來個大山上都種上了紅木,護山大陣也是囊括了迷蹤湖所在的大江一段再加上這十餘個山頭。

新的護山大陣由宋紀樞主持調和陰陽,這裡面名堂很多,在紅木嶺原先的護山大陣上做了很多調整與改進,山根與水脈,水上與水下,明江與暗窟,火木與水霧,這裡面的靈機流轉都由宋紀樞把控。

而且既然地處江邊,那敵人引發江洪實施水攻就不得不防,為此他讓烏玄緲在湖底下把暗河規模進一步擴大,以便洩洪,要求洪長豹必須把紅衫的根深深扎進地下、扎進水裡,以便固土吸洪。

現在,湖下水窟與樹根交織,水下通道比之前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連烏玄緲下去都要小心翼翼了。

佈陣過程,洪長豹和烏玄緲全程緊張的盯著,因為現在的陣法他們已經全然不認識了,可自家的大陣弄不明白能成麼?

宋紀樞自然不會藏私,他只把這座大陣當作他的得意之作,來使自己的陣道造詣飛躍進步,可是他卻不會想把這座大陣據為己有。

不過旁門偏修和閣皂山這種千年大教出來的道種差距還是太大了,這種差距不是說在法力境界上,不是在鬥法意識上,而是在五行陰陽的玄機理解上,任憑宋紀樞如何傾力指導,但洪長豹和烏玄緲雲裡霧裡只聽得一知半解,很多地方程心瞻這個門外漢都聽明白了,他倆還是一頭霧水。

到後面,眼見大陣規模越來越大,匯聚來的靈氣愈發旺盛,這兩位教主索性也不管了,閣皂山門人親力親為佈陣,往日裡求都求不來,眼下還有什麼好防備的,等大陣完了請宋道長教一下怎麼用就成了。

現在,烏江這一段,江上迷霧依舊,籠罩大江與岸邊山林,同時霧裡又可見紅光一片,把霧照成了霞。

於是,在程心瞻幾人的建議下,洪長豹與烏玄緲一商量,把迷蹤湖改名成伏霞湖,一來迷蹤湖聽著小氣,二來以表新氣象。教名還是稱紅木嶺教,以表不忘總壇之志,洪長豹自命教主,任烏玄緲為副教主。

程心瞻幾人推脫不過,在洪長豹的苦苦哀求下,也掛名了伏霞湖的客卿長老。

伏霞湖重獲生機,南派魔教這段時間也沒繼續派人過來,聽說是他們在往庾陽擴張以及吞併瓊州島時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而綠袍的意思是庾陽緊鄰南海,同南荒一樣重要,庾陽沿岸一定要拿下,而瓊州島更不必多說,所以他們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那邊,倒是讓伏霞湖有了喘息之機。

大陣建成後,宋紀樞依舊不想走,選擇繼續留在伏霞湖,對護山大陣做一些查缺補漏精益求精的工作,看得出來,他已經對這座被他命名為「赤明淥水樞衡通嶽大陣」的陣法愛不釋手了。

為此,他還不顧眾人反對,將出入大陣的咒語設定為一首他自己做的詩,是為:

赤木焚天引離火,滄波凝炁化坎精。

烏龍長吟山嶽定,周天輪轉道樞明。

道樞明,道樞明,這意思不就是進出大陣的人都得道一聲他宋紀樞厲害麼。

大陣基本建成後,程心瞻、沈照冥、李成晏和王成夷便動身了,幾人決定分開。

李成晏和王成夷準備南下誅魔,而程心瞻想著烏江這裡已經離巴蜀很近了,便想著北上到蜀東一帶去,沈照冥聽說程心瞻要去蜀東,便也要跟著來。

————

蜀東,夔州,赤甲山下,江心巨石之上,兩個人影並肩而立。

此時天暗著,殘星未去,黑黢黢的赤甲山投下來的影子鋪在江面上,使那兩個人影更顯孤高。

不久後,東邊開始有暗紅的光翻上青灰色的雲,此時大半的天仍是暗著,但赤甲山壁不再是黑黢黢的,而是像是用了多年的茶缸,顯出褐色的茶垢來。

等到太陽徹底躍出雲海,橙光劈開夔門,整片山體突然活了——鐵鏽色的岩層吐出金砂,髒汙的茶漬忽然就化成了流動的琥珀。江中的暗礁大石使得江面並非那麼綢滑,而是泛起點點碎金,波浪簇擁著霞光擠向山腳,崖壁上“赤甲”兩個古篆大字泛起潮氣,像未乾的血跡。

“沒有許天師入蜀出海,天下蛟龍哪有現在這般安分。”

程心瞻回應著沈照冥的話。

沈照冥點點頭,心中與有榮焉。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人乃萬物靈長,知陰陽天數,善假物求真,往往數百年就能抵妖精之流千年修行。所以對於作惡的妖魔,自然要鎮殺以還天地清明,但對於那些安分守己的妖精,應念其修行不易,更該施以淳淳教化,而非打著除妖的幌子,謀人皮肉。”

程心瞻這話的指向不言而喻,沈照冥便說,

“心瞻指的是蜀中玄門數次伐蛟?”

程心瞻點頭,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