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壽康宮出來,包老太道:“還是快些出宮,否則一會兒兩宮太后也會召見的。”
楊慕搖了搖手裡的賞賜,無所謂道:“召見就召見唄。”
難道倆太后還能不賞賜?
進宮溜達一圈,賺翻了好嗎?
包老太看她貪財的樣子,都無語了,依舊腳下生風,朝著宮門外走去。
楊慕磨磨蹭蹭,想看看兩位太后有沒有派人來召喚自己,誰知一路上都十分平靜,直到快到宮門口的時候,看到了蘇瑾瑜。
蘇瑾瑜也是來給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請安的,所以不過寥寥說了幾句,就分開了。
出了宮門,三人上了馬車,唐氏這才開啟賞賜仔細瞧。
太皇太后給的那支釵子的確不是凡品,且沒有品級限制,平民也可以佩戴,做慕姐兒的添妝正好。
至於太皇太妃賞賜的兩個荷包,基本上也就是刺繡精巧,一看就是宮裡的東西。
做楊大小姐的添妝有些勉強,但是不做添妝平日裡也無法佩戴。
包老太道:“太皇太妃還是有所忌憚的。”
否則也不會賞賜這樣模稜兩可的東西。
唐氏嘆了口氣,女兒再好,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喜歡不是?
楊慕到是很開心,“白吃不能嫌面黑”不是?
等回到楊家,母女倆剛坐下,就聽宮裡來人了。
來人是楊怡身邊那個女官,特意送來賞賜,說是淑太妃見到家人心情激盪,忘了賞賜了。
之後又告訴唐氏和楊慕,說太后之所以沒有召見,是因為朝廷裡忽然開了一個小朝會,兩位太后去垂簾聽政了。
等女官走後,唐氏將滿桌子的賞賜一一開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東西太多,太貴重了。
包老太想了想,道:“想必是太妃娘娘發現了食盒裡的紙條。”
昨夜欒姨娘命桂媽媽送來一張紙條,請楊慕交給楊怡。
楊慕怕當著別人給不好,所以藏在了食盒子裡。
唐氏問:“什麼紙條?”
楊慕道:“是請姑姑多多保重的條子。”
其實不止如此,那條子上還說明了欒姨娘已然與楊慕合作。
而楊怡之所以會送來這麼多賞賜,只怕也是託楊慕照顧欒姨娘的意思。
楊慕回到芙蓉島之後,換下繁瑣的衣裳收拾,依舊穿著箭袖梳著馬尾,清爽幹練起來。
她取了設計圖,出了府門,前往孫木匠處。
圖紙交給孫木匠之後,楊慕便踏踏實實與賀三娘一起練武了。
如此半月之後,進入了七月。
七月初,周大壯和朱嫂子來了。
有他們兩口子盯著幾個店鋪,楊慕也算是放心,再過幾日,店鋪就能裝修好,可以開張了。
在周大壯夫妻來的第二日,楊慕反應上一件事來。
那水蛭在楊菲被子裡藏了這麼久,那傢伙怎麼還沒有病重而亡?
還有,派去盯著楊菲的銀硃,也一直沒有探聽到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