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四零章 我又不認識如果,砍他

王進率隊追趕朝廷兵馬之際,抱犢山修建的鴿舍先後飛回來三隻雪白的鴿子,腿上綁了一張字條。訓練不久的情報人員見狀,忙將紙條送到聚義廳。

“他孃的,終於有仗要打了!”坐鎮山寨的唐斌看過之後,蹦跳起來,吼聲如雷:“快,吹集合號!”

抱犢山,這裡原本只是一座千人的小山頭,可是自從王進入主。猶如煥發了生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內整頓,大搞開發,向外招收流民。

田虎這個草頭大王作亂,上山投奔的百姓一天比一天多。原本空蕩蕩的山寨變得熱鬧起來,人口紅利也顯現出。規劃的區域房屋大片聳立,農田開墾種植,蔬菜率先收穫,成群牛羊放牧在山林……

當然,教育方面也不會落後梁山和少華山。“不想被官府剿滅砍腦袋,就應該相互團結擰成一股繩”類似的大紅條幅在山寨飄揚,激勵所有的嘍嘍。

除了這

些民生方面,山寨的防禦措施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山前三關從木柵欄變成了岩石堆砌成的牆體。一排排兵舍宛若碉堡,糧倉和食堂齊全。左右兩側的懸崖峭壁靠近頂部的區域變得更加陡峭。

抱犢山真的成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斌豪言:“給我五百嘍囉,我能抵禦朝廷上萬軍。”

這也說明山寨的地理環境好,易守難攻。

最重要的就是,三兩個月來,從少華山那邊輸送的人口和糧食等海量物資,至少上萬人不斷地湧入。加上山寨原有,目前人口超過了一萬五千大關。

就算老弱婦孺佔據五成以上,也能擠出好幾千青壯。不算那些二線人員,光是最精銳的嘍囉兵將近五千。其中騎兵超過一千,山寨是真的兵強馬壯。

低沉的牛角號有規律的響起,主戰嘍囉迅速集合。那些二線戰鬥人員和後勤隊伍都知道要打仗了。他們雖然不用上場戰鬥,但卻各自的積極備戰。

二線戰鬥人員嚴加防守,準備守城物資。

後勤隊伍則是準備糧草,為下山的大軍做準備。

分工明確,格盡職守,這便是山寨的軍事變化之一。

山寨的武裝力量全部集結,唐斌便挑選了最精銳的一千五百人,五百騎兵,一千五百步兵,押送著兩百多壇千里香連夜下山,到指定地點解州(運城集合。

而王進率隊離開莘縣,沿著特殊標記,追趕前面的斥候隊伍。夜幕降臨,卻

藉著皎潔的明月繼續向前。終於在第二天凌晨的時候與己方斥候相遇。

只是沒有發現朝廷人馬的痕跡!

王進也沒有氣餒,率隊徑直奔西急行軍,中午熱的時候休息,傍晚時分,百來人並不投店,在野外安營紮寨,一路上,飢餐渴飲,夜住曉行。情況允許下,甚至藉著皎潔的明月,連夜趕路。

古代行軍打仗,根據文獻記載有據可查的,騎兵行軍最高速度是日平均170到180裡,這屬於強行軍,並非正常速度,而且極少有軍隊能達到該速度。

王進卻切身體會,敢拍著胸脯說他做到了,而且超過了,算上連夜趕路,一天至少跑了兩百多里路。

隊伍猶如風馳電掣般,一路疾行!

終於在第二天的時候,斥候有好訊息傳來。

在陝州(也就是後世的三門峽市,發現朝廷兵馬的痕跡,唐彪率隊繼續咬著,王進一面派人前往解州匯合唐斌,一面率隊繼續前行殺向朝廷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