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患不斷,括田法荼毒百姓,活不下去而流離失所。各地官府對待難民的態度不一,多是冷淡不管。水泊梁山放出風聲,願接納無家可歸之人。
同時在各處開設粥棚,接濟窮苦百姓。
每天慕名至水泊邊,舉家投奔梁山者越來越多。有時候高峰期可以達到上千人,令人難以置信。梁山的善名傳揚,免費看病,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以至於水泊四周的臨時營地,變得越來越熱鬧。這裡以各地商隊和販賣菜蔬的百姓居多,形成人聲鼎沸的集鎮。除了建築簡陋外,這裡的人員複雜,集合三教九流,商品豐富,琳琅滿目,什麼都有。
在這裡沒有官吏來敲骨吸髓,在這裡只要遵守規矩沒人敢強買強賣。你請我願,方面錢貨兩清。營地外訓練的騎兵和步兵,給老百姓莫大的勇氣。
在這裡看病的人都能找到活幹養活自己,吃得好穿得好,遠超以往,索性留下定居者不在少數。臨時營地附近都能看到許多人影,忙著修建房屋等
“果然,我能感受得到,人人臉上笑容發自肺腑。”一個三十來歲,面色微黃的男子注視著營地感慨。在他身邊是梁山頭號邀接頭領錦豹子楊林。
楊林前段時間又接到任務,前往荊南城打探尋人。按照王進所說的地址找到了,邀請返回梁山做客。
此人名叫蕭嘉穗,一個真正有男子氣的鬚眉丈夫,寓居帥府南街紙張鋪
間壁。他高祖蕭嶦,字僧達,為南北朝大梁高祖武皇帝之弟,身份極為尊貴。
多有傳言,蕭嶦為荊南刺史,江水敗堤,蕭親率將吏,冒雨修。雨甚水壯,將吏請少避之,蕭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獨何心哉?”言畢,而水退堤立。那蕭嘉穗一天偶遊荊南,荊南人思慕其上祖仁德,把蕭嘉穗十分敬重,便在荊南城隱居。
隨著沿途瞭解這位的身份,談吐不凡,頗有見識,又善待百姓。楊林明白寨主王進的用意,越發尊敬:“蕭先生,我家哥哥總說,百姓的要求不高,吃飽穿暖,病有所醫,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僅此而已。偏偏這渾濁的世道,這點也辦不到。”
“是啊,沿途走來,總能見到流離失所的百姓。”蕭嘉穗默然不語,良久才感慨。望著營地外的粥棚,不少面黃肌瘦的流民大口大口地吃著米粥。梁山內部人員拿著本子登記名字,安排人員登船。
蕭嘉穗皺眉思索沒想明白,主動詢問:“我倒是好奇,梁山上至少有數萬人?不斷吸納如何養活?”
“這個!”楊林面露遲疑,解釋道:“此事涉及到山寨機密,蕭先生上山之後,寨主肯定會如實相告。”
蕭嘉穗點頭,沒有多問。
“蕭先生,船來了!”楊林見船靠岸,笑著引領這位山寨貴客登船,隨後直接向梁山本島方向駛去。
時值五月底,氣溫炎熱,猶如火爐。
水泊湖風凜
冽,非常舒適。淺灘處荷葉望不到頭,應了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花。其中有很多連線在一起的木船,木筏,人影綽綽。
不等蕭嘉穗詢問,楊林便主動講解木船,木筏是用來養魚蝦。望不到頭的荷葉,蘆葦全是一種產業。目前量產主要的經濟來源,簡單提及而不深入。
錦豹子辦事沉穩謹慎,分寸拿捏得到位。
船隻很快就在鴨嘴灘港口停靠,王進,許貫忠兩人等待。
“哈哈哈,蕭嘉穗,蕭壯士,歡迎啊!”
王進見到楊林領著一位英武不凡的男子下船迎上。之所以沒有出海前往耽羅島,就是等待這位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