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古稱蝦夷地,是倭國第二大島嶼,面積有多平方公里。中部地勢高,四周為平原。南北寬420公里,東西長540公里,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
同庫頁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只是這個時候還不被倭人考慮,沒有後世那麼繁華,也不是後世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
現在只是阿努人的生存家園,卻被大和民族強行霸佔。奴役他們的兄弟姐妹,無端殺戮,肆意剝削。
目前這片北方區域的島嶼群是土著的地盤。隨著濟州島與之接觸,庫頁島和幾個大型島嶼修建簡易碼頭,並有梁山嘍囉駐紮,護衛船隊和物資週轉。
四月底,浩浩蕩蕩的船隊連夜駛入宗谷海峽界。路過庫頁島。許貫忠沒有貿然行動,謹慎的在附近海域停泊。派出千七八艘船,千多人先行探路。
花和尚魯智深本想親自率隊,卻被副將胖彌勒宗來以“大將可輕動”,便帶著千八百人,與翻譯官先行踏上倭島,待到安全後,放訊號通知大軍緊隨。
阿伊努人,是倭國北方的一個原住民族群,或譯愛努人、愛奴人、阿衣奴人,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千島群島及堪察加的原住民。
類似於中國山越民族,在倭國被劃為未開化毛人等。就像中國古代中原視其他地方為蠻夷之地類似。深受大和民族政權的壓迫,剝削,宛若農奴。
目前島上有二十多萬人生活在深山老林和沿海島嶼中。阿伊努人堅韌不拔,誓死抗爭。靠著簡易的自制武器,依託茂密山林,與大和人抗爭至今。
這些人非常謹慎排外!要不是梁山行動隊遇到一夥阿伊努人被圍困岌岌可危,殺了倭人救下他們才取得聯絡,否則至今還不能與這群土著搭上線。
島上土著生存艱難,靠打獵和採集野果,捕魚為生,種植很少,條件艱苦。飢寒交迫,又面臨大和民族壓迫,屠殺,族群面臨危機,人數逐年減少。
這個時候,梁山濟州島橫空出世,願意伸出援手。阿伊努人最強大的部落酋長為了族群安危而心動。經過這段時間的商談,已經拉攏阿伊努人。陸續接受武裝和整編訓練,至今有一支五萬人的隊伍。成立起一支義軍準備報仇雪恨,奪回家園!
許貫忠主要負責的就是接觸,知道的清楚,卻不敢大意。一直看到島上有大片火把搖動,又沒有異常情況。這才率領船隊緩緩靠近倭島停泊在港灣。
岸上舉起火把的除了胖如球的和尚和梁山精銳外,也有島上的土著。身上穿著獸皮大衣,體毛濃密,看
起來像個野人。這也是被稱為毛人的原因。
仔細看,除了身材略矮,卻敦實,有點像吐蕃人。
如今這些友軍鳥槍換炮。身穿皮甲,拎著鐵矛鋼刀。望著猶如龐然大物般的鉅艦,人人呆若木雞。
阿伊努人對這群宋人表示出絕對的熱情,因為在大批糧食和物資送來,生活改善。冬季沒有一個人凍死餓死,令土著感激。當然少數也抱有戒心。
在眾人熱情的迎接下,許貫忠率領隊伍首次踏上島國。見到了阿伊努人部落大酋長並與之熱血攀談。預示著島上的格局變化,也預示著大戰即將爆發。
梁山軍踏足北海道島上幾天後,隊伍便動了起來。數萬全副武裝的阿伊努人大多組建成軍,一部分熟悉地形的精銳,分散編入兩軍各師成為斥候。
五月初,清晨的風,吹散了海上的迷霧!卻吹不散臨近海邊的平原上戰爭氣氛。梁山精銳,土著軍整整八九萬人排成好幾個方陣,許貫忠動員全軍。身邊幾個細作和土著有樣學樣,跟隨吶喊翻譯。
“兄弟們,起來,不能再做奴隸,用我們的血肉鑄就鐵血城牆。不能放棄我們的家園,不能讓族群小泯滅在歷史塵埃中,請拿起你們的武器戰鬥。”
漢語翻譯成土著方言缺少氣勢,韻味,關鍵是土著們聽不懂。梁山嘍囉嗷嗷亂叫,土著大多沒反應。
還是那個身材少見的高八尺,膀大腰圓,滿臉絡腮鬍的阿伊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