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又是個沒腦子的猛將,大剌剌的性格才不會管這些。自然不會派人嚴禁議論,用軍法來約束。致使全軍鬥志不高,更加不敢主動出擊迎戰。
士氣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
朝廷大軍東拼西湊本就戰力不強,如今還要打個折扣。
直至山士奇,盧俊義率隊歸來。
關勝,呼延灼,韓滔,彭玘,宣贊出現在兩軍陣前時,更是讓朝廷大軍中騷亂,將士們議論紛紛。
而此刻梁山眾人趁機鼓舞造勢,呼籲眾人棄暗投明。
“諸位兄弟,諸位同胞,朝廷奸臣當道,又聽信讒言,無端陷害忠良。想在半路謀害幾位將軍。被我梁山發現救下,如此朝廷,效忠又有何意義?時值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路反王揭竿而起。宋朝氣數已盡,如那隋朝末年,群雄割據爭霸
。”
“兄弟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朝,封妻廕子更在此時。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挺起胸膛,加入我梁山共創家園。人人靠自己的本事,靠雙手為家人打出一片天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兄弟們,起義啦!北方金人崛起,隨時會南侵,為了守護家園……”
隨著梁山將士齊聲呼喊,一部分人唱起了中國軍魂。一部分人衝對面呼喊,慷慨激揚的言論和熱血沸騰的歌聲響徹大地,也讓很多朝廷軍隊動搖了。
隨著關勝,呼延灼,韓滔等將領放聲大喊起義。不斷有人響應,開始從對面走過來。最初是一個個,接著是一隊隊,最後是大群大群士卒選擇起義。
要是有個魄力的將領下令射殺逃兵,也能夠制止這場兵變。可是索超同志沒這個覺悟,反而被歌聲感染自己也跑過來了。這更加使朝廷軍隊崩盤了。
他的徒弟周謹自然跟隨,凌振獨木難支,更不滿朝廷的所作所為,被熱血沸騰言語刺激也選擇起義。
越來越多的人起義,如韓滔,彭玘訓練計程車卒,呼延灼精心調教的三千重甲騎兵,絕大多數跟隨。從其他地方抽調的禁軍,不少也跟著隊長過來。
最終經統計,四萬朝廷大軍共有三萬餘人選擇上梁山入夥。剩下的萬餘人中多數是以皇城禁軍為主,一些不願意上山當賊的人,警惕預防梁山進攻。
對於朝廷的爪牙,梁山沒有選擇放過。
這些人好言
相勸不上山,那就讓別人粗暴的拉攏。梁山半數金瑞合著三萬朝廷降卒進一步離開。林沖和盧俊義率領一萬多人仍然團團圍困著頑固分子。
二龍山晁蓋和吳用得知梁山出手的訊息並接受邀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殺來,配合著收尾行動。
四萬五大軍分乘多路,撲向朝廷軍隊。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上萬人瞬間潰敗,四處逃散。
可惜在數萬人的圍追堵截之下,最後逃脫的寥寥無幾。而這些被抓住的俘虜,自然也被晁蓋笑納。
數萬大軍的輜重補給,也在半途被兩個山頭瓜分。可謂是朝廷剿匪大軍跌倒,梁山,二龍山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