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情況,又過了兩天,梁山大軍不日便會殺來。
韓世忠,林沖,孫安,石寶等將領各率領一支軍隊。對牟陀崗和駐紮在汴梁城外的禁軍駐地發動襲擊。
牟陀崗,也稱毛駝崗。宋神宗時改為皇家養馬場,方圓30平方公里,水草豐美,有大小沙丘150餘處。景色怡人,好似江南風光,又像是北國草原。最多時養馬三萬餘匹,常年駐有禁軍萬人。
宋徽宗年少時曾長期在此騎馬射箭。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將完顏宗翰軍攻開封,駐軍於牟陀崗,養
馬場內兩萬多匹好馬盡歸金人。靖康二年冬,開封城破,趙宋王朝滅亡,牟陀崗逐漸荒廢。
王進之所以會下令佔據這裡,除了牟駝崗有一大片草原,此外還是朝廷囤積軍糧和飼養戰馬的所在,號稱北宋第一“後勤基地”。當年金人補給跟不上,攻佔這裡之後獲得數百萬石的糧草,十數萬大軍人吃馬嚼一年有餘,可見物資儲備豐富。
濟州梁山距離東京城路途遙遠。
補給線路漫長,牟陀崗自然就成為首選攻擊目標。豹子頭林沖率領本部萬餘騎兵,如陣風般殺去。
或許是即將回到傷心之地汴梁城,又或許是很快就會大仇得報。林沖想到當年如喪家之犬被人驅趕出汴梁城。作戰風格一如既往的果決且狠辣。
負隅頑抗者,殺!
哪怕禁軍中可能有自己的相識,也擋不住他的步伐。牟陀崗養馬儲糧,是個有充足油水可撈的好去處。駐紮在這裡了上萬禁軍,大多是有關係的人。搞錢有一套,打仗卻不行,哪裡是梁山軍的對手?
天黑偷襲,深夜時分便已經佔據。
馬場裡面兩萬多匹好馬歸了梁山,幾個糧倉儲存的糧食共計七八百萬石,林沖率隊駐守並彙報。
而韓世忠,孫安,石寶等人同樣不甘落後。駐紮在城外的幾個禁軍駐地,同一時間遭受到騎兵衝殺。
這些老爺兵訓練都只是做個樣子,全是些面子工程。
北宋自成立以後,就長期執行崇文
抑武的政策,提高文官集團統治地位,武將沒有前途,軍人沒有地位。縱觀北宋歷史,只有名將狄青一個人能做到樞密副使,不久後還被迫害導致抑鬱鬱而終。
首先,表現在武將粗人化。比如在錄用武將時僅考察弓矢等武藝,從不論文化水平,大字不識幾個成為將軍的案例不少,嚴禁民間學習《孫子兵法》等兵書,防止武將素質提高並威脅王朝統治。
其次,是軍隊僕人化。在北宋,統治者根本不把士兵當人看,按照規定,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可以合法把士兵當成僕役使用,稱為“白直”或“當直”。
比如,宋史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宋仁宗在位的時候,諸州知州、鈐轄、都監多遣軍卒入山,伐薪燒炭。”一絲就是把士兵派到山裡砍柴燒炭。
靖康年間,就連三衙禁軍也逃脫不了搬磚頭的命運,“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就是皇城禁軍人人都是熟練的工匠,給錢就可以避免訓練。打仗的時候根本派不上大用。
這點也是有案例可尋的。當年圍剿少華山時,趙譚將軍率領千多皇城禁軍北上,用性命來驗證出來的。
如今梁山鐵騎突如其來的夜襲,營地外都沒有派人值守,估計以為天子腳下,誰敢跑來襲
擊他們?這些禁軍防範鬆懈不說,一到夜晚不是倒頭大睡,就是聚眾在一起賭博,根本沒有軍人的樣子。
面對成千上萬如潮水般的騎兵衝鋒。
用腳趾頭想這些禁軍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被殺的狼奔豕突,哭爹叫娘,只知道四處逃竄,不知反擊。就算有極少部分勇敢作戰也被己方衝散。
人數雖多,但卻一點用都沒有。
天亮過後,駐紮在汴梁城外的幾座軍營全部淪陷。大半以上的人都成了俘虜,只有少數跑回汴梁城。
皇城禁軍遭遇襲擊全軍覆沒,訊息傳開後,不亞於一枚重磅炸彈在城裡炸開,舉城沸騰,朝堂震動,本來卯時剛開的城門,就急急忙忙的關閉。原本從周邊村鎮中來的百姓,商隊紛紛滯留在城外。不少人起鬨吵鬧,罵罵咧咧,隨後陡然安靜下來。
只因恰巧此時,梁山鐵騎如潮水般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