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復行動

“說說為什麼要攻打漁陽郡?”

軍臣還是想要聽聽褚達是個什麼理由,這也更方便他分析分析褚達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心投靠自己。

“大單于您知道漁陽郡的太守是誰吧?”

“韓安國!”

邊郡太守的名單裡面,軍臣唯一能夠記住的便是韓安國的名字。

褚達這麼一問,軍臣心裡面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攻打漁陽郡了。

“韓安國曾為大漢的御史大夫,現在雖然被貶,但漢國皇帝仍然十分的重視他。

我在長安城的時候,漢國的武安侯田蚡從丞相的位置上下來,漢國的皇帝就想著要讓韓安國接替。

再加上韓安國本來就與大單于有著血海深仇,我們匈奴又對漁陽郡比較熟悉。

這次報復行動選擇漁陽郡才是最正確不過的選擇。”

沒人在意褚達說的我們匈奴四個字,而都開始考量選擇漁陽郡是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軍臣沒有猶豫直接就開口肯定了褚達這回的建議。

“諸位,立刻召集十萬騎兵以及輜重。

這一回我們便要攻打漁陽郡,讓漢國的漁陽郡寸草不生荒無人煙!”

“是!”

褚達這不是叛國行為。

匈奴人已經註定要選擇一處大漢邊郡作為進攻物件。

不管進攻那一個郡對大漢來說都將會是莫大的損失。

軍臣偏偏還要在這個時候詢問褚達的意見,褚達若是不說,那麼他投靠匈奴人的意圖就很明顯了。

若是隻淺顯的分析一下,也不能夠獲取軍臣的信任。

既然仗一定會打,那麼打那裡就很重要了。

褚達也沒怎麼了解過張遠,但他知道韓安國跟褚達是有仇怨的。

於是他既然必須要選擇一個,就直接選擇了韓安國當太守的漁陽郡。

而且還要以極其強勢的姿態勸說軍臣去攻打漁陽郡,這樣一來軍臣才會覺得褚達對大漢是真的有恨意。

數千裡之外正在跟褚達的兒子逗樂的張遠,沒有意識到接下來匈奴會有一次大規模的報復行動。

匈奴人每年都要侵擾大漢的邊境,這一次如果發生了,那也是規模大一些罷了。

軍臣自己都把這次報復行動定性成一次行動,不然也不會只出兵十萬。

人數方面降下來了,就是為了能夠縮小自己的目標,然後快速精準的對大漢進行報復。

至於攻城,那是不存在的。

匈奴人沒有攻城工具,想要攻城恐怕只能臨時製造雲梯然後拿人命去填。

從冒頓時代開始,匈奴人就知道自己不會去佔據南邊的這一大片土地,他們認為自己作為遊牧民族具有天生的優越性。

遊牧民族想要佔據大漢的疆域,註定就會在這個過程之中逐漸被漢人所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