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07章 家族疑雲(52)

楦鬼的名字來源於剝皮萱草。

不過這楦鬼,最早在星辰宮並不叫這個名字。

星辰宮的那位長老,在開發出這種煉屍法門之後,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皮屍。

所謂皮屍,顧名思義,就是隻有人皮的屍體。

這個名字其實更加的貼切,只是少了一分霸氣而已。

皮屍這個名字在星辰宮流行了數百年,直到明朝以後朝廷裡出現了剝皮楦草的酷刑,這楦鬼的名字才徹底的代替了皮屍。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皇權和酷刑在民間的影響力太大。

當年的洪武皇帝可以說是愛民如子,甚至在午門外設定了一面登聞鼓。

但凡是有老百姓敲響登聞鼓,便可以面見皇帝告御狀。

中國自由帝王以來,登聞鼓也並非第一次設立,但是大部分都是表於形式而已,也只有洪武皇帝是真正把這面大鼓用起來的。

當年透過登聞鼓直接面見皇帝告御狀的百姓不在少數,而且朱元璋確確實實是親自受理的,這樣的皇帝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極其少見。

這都是閒話,朱元璋可以說愛民如子,可他對官員是下手狠辣,但凡是有貪汙的,他絕不手軟。

剝皮楦草之刑雖然恐怖殘忍,但他只用在的官員身上。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剝皮楦草之刑才會在民間廣文流傳。

再加上這種刑罰是記載在《大誥》中的,所以民間百姓更是知之甚深。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曾經發布過一條法令,但凡是加重有《大誥》儲存,可以在判刑的時候罪減一等。

若是有人能夠通篇背誦《大誥》,甚至可以入仕為官,這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從這一點上也體現出了朱元璋推廣《大誥》的決心。

因此在明朝初期,只要是識字的百姓,幾乎人人都研讀過大誥,就算不識字的百姓,也會在家中擺放一本。

正因為此,剝皮楦草更加的深入人心,也是諸多想要入仕的讀書人最為懼怕的酷刑。

由於《大誥》和剝皮楦草刑太過的深入人心,以至於後來的玄術界修士也被深受影響,畢竟玄術界的修士也是人,他們在沒有入玄術界之前,許多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經過數十年之後,皮屍的名字漸漸地就被淡忘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楦鬼這個名字,這楦鬼的稱號也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然而名字雖然改了,但這楦鬼的來歷卻沒有改變,煉製的方法也是極其的殘忍恐怖。

這種楦鬼都是用活人剝皮製作的,施術者在製作楦鬼的時候,需要找一個活人,用特殊的『藥』水灌養七天。

這種『藥』水能夠讓魂魄和肉身結合的更緊密,而且能夠讓肉身的耐受力大幅度提升。

從表面上來看,這『藥』水似乎對被灌的人有極大的好處,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施術者之所以要用這種『藥』水灌養七天,目的就是讓受害人在被剝皮的時候不會因為劇痛昏死過去。

猶豫魂魄和肉身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再加上『藥』水的刺激作用,被剝皮的人可以清晰的感覺都自己的人皮被一點點的剝離下來。

普通人在經受這種劇痛的時候,通常都會因為巨大的恐懼和極大的痛苦而昏死過去。

直到他們徹底死亡或許都沒有能夠醒過來,可是被『藥』水灌養之後的人,卻沒有辦法昏死過去。

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人皮被一點點剝離,心中的巨大恐懼和無盡的痛苦,會讓他們的精神陷入崩潰狀態。

可是因為『藥』水對魂魄的影響,他們卻沒有辦法陷入瘋狂,只能增加無盡的痛苦。

在這種情況下死去的魂魄會產生極大的怨氣,最後這人在巨大的痛苦中被活生生的剝嚇人皮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