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回 初交陽智通(上)

第四十五回 官商通弊初交陽智通 婆媳同意再納俞雕楣(上)

卻說上回說到盧嘉瑞安排好差遣嚴勝寶去福建路採辦烏龍茶的事情,盧嘉瑞又回想起瑞恭榮築造工坊的事來。他覺得這築造活計可以做成很大的買賣,但盧嘉恭有些急躁,只想快些賺錢,會耽誤事,而柴榮則穩重些。於是,他又叫逢志去把柴榮找來,他要仔細交代柴榮把好關。

“大哥,俺剛出去沒多久,正準備去工地那邊,怎麼又叫俺進來,何事?”柴榮問道。

“是有些事跟你說說。”盧嘉瑞說道,“方才盧嘉恭也在,不好說得。”

“不都一樣嗎?什麼事他不能聽的?”柴榮問道。

“如今咱們瑞恭榮築造工坊起了步,活計慢慢地多起來,買賣會越做越旺。這是極好的事情,說明咱們原先想的不錯,這買賣好做,有錢賺。但不能因此就急躁,想著一下子大把大把的賺銀子。買賣是一樁一樁做,銀子要一份一份地賺。太著急了賺錢,做壞了一樁活計,名聲傳出去,後邊怕就沒得做了。俗話說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個你們要當心!”盧嘉瑞說道。

“大哥放心,俺們都知道的。”柴榮說道。

“築造這事,我看不外乎三個要緊處,一是設計,二是用料,三是用工。設計基本上是按主人家的意圖,最多給出些主意,多不妨事。用料用工,則是工坊的分內要務。是不是用好的料,是不是精心做活,手藝好不好,體現的就是工坊築造的好壞。”盧嘉瑞繼續說道。

“大哥的意思,俺明白,俺一定盡力保證用好料,使工匠們用心做活。”柴榮說道。

“如今你們兩個怎麼分的工?各自管些什麼事務?”盧嘉瑞問道。

“盧嘉恭管泥水、石匠等工,俺管木工、油漆等工。”柴榮說道,“跟畫師溝通設計畫圖,還有計算工料錢,也是俺負責。”

“採辦材料呢?”盧嘉瑞又問。

“原先他管的工用料由他採辦,俺管的工用料由俺採辦,後來改了通通由他採辦。不過錢由俺媳婦兒管的,採辦回來材料都會上賬登記核對的。”柴榮說道。

“這倒沒什麼。只是,我覺得這盧嘉恭做事有些急於求成,總想著快點多點賺錢,一向以來做事風風火火的,有時是有些不計後果。因此,我要你多擔當些,往後採辦的材料你都要親自核對查驗合格方準使用。同時,除管好自己的工,也要時常看看他管的工,不好的地方不能放過。他這人一急,就會放任的。”盧嘉瑞說道。

“俺多看管些倒沒事,只是如若俺老去說他管的事,他會見怪俺,怕會鬧彆扭。”柴榮說道。

“那你來告知我,我會找他說的。”盧嘉瑞說道,“有些道理跟他說透,他就懂了。”

“那好,俺聽大哥的。”柴榮說道,“要沒有其它事,俺出去了。”

說罷,柴榮告辭出門去了。

嚴勝寶和崔樂進五月初啟程去杭州和武夷山的,到六月中旬才回來。由於正是茶葉售賣的當令旺季,嚴勝寶按盧嘉瑞的吩咐,讓姚掌櫃多采辦些龍井茶,少採辦些絲綢、錦緞等布匹,姚掌櫃便一次採辦了四百斤的龍井茶。嚴勝寶和崔樂進到武夷山則採辦了五百斤的烏龍茶,他們回到杭州與姚掌櫃的貨一同裝運了回來。

嚴勝寶與崔樂進在運河碼頭匯了關鈔,就僱車將絲綢、錦緞和染布送到瑞依綢布莊去,將龍井茶和烏龍茶全都運到瑞豐糧油食雜鋪來。

姚掌櫃並沒有讓嚴勝寶他們跟著去採辦絲綢、錦緞和染布。嚴勝寶依照盧嘉瑞的交代,在杭州逗留期間,到街市上、作坊中探詢了這些貨物的行市價錢,當然他還在回來的船上,在跟姚掌櫃閒話中有意提起了這些事情。於是,姚掌櫃在和盧嘉瑞結賬時候,果然比以往要便宜一些。賬結清,兌了銀子,盧嘉瑞叫嚴勝寶來,仔細核對審看,核對審看畢,嚴勝寶說道:

“這批貨姚掌櫃約莫加了三成的價,扣除運費、船費和人工,淨利約有一成五左右。”

“這個算合理。”盧嘉瑞說道,“這錢還得讓他賺,省去許多麻煩。一會我在張番酒樓請姚掌櫃吃酒,你和我一起去,到時你把去武夷山地方採辦烏龍茶的途徑告訴姚掌櫃,往後就讓他代咱們到那邊去採辦,就算扣除他加價賺去的錢,也比咱們自己去採辦要省錢省事。”

“老爺說的有道理,小可照辦就是了。”嚴勝寶說道。

晚夕,盧嘉瑞帶著嚴勝寶,請姚掌櫃及其主管到喜鵲大街上張番酒樓吃酒。酒足飯飽之餘,嚴勝寶把怎麼去武夷山採辦烏龍茶的途徑、辦法告訴了姚掌櫃,姚掌櫃還不知道為何嚴勝寶這麼專注清楚的告訴他這些。嚴勝寶說完了,盧嘉瑞告知姚掌櫃,往後讓他代為到武夷山採辦烏龍茶事,姚掌櫃高興得大喊起來:

“聚源兄真夠意思,我姚某一定會替聚源兄將此事辦好!保證採辦到又好又便宜的烏龍茶,與絲綢、錦緞、染布和龍井茶一起,按時運送過來。聚源兄,在下敬您一杯!”

“幹!為咱們的合作順利,乾杯!”盧嘉瑞說道。

兩人舉杯相對,一乾而盡。

翌日,送走姚掌櫃,盧嘉瑞吩咐將龍井茶和烏龍茶分到各藥鋪去一齊賣。當然,盧嘉瑞還是老辦法,又親自寫了一張告示,讓人拿到寫字鋪去抄寫,貼到旗下瑞豐糧油食雜鋪和各家瑞安藥鋪門前。過往的人客看到盧家的鋪子門口,又貼出鮮紅簇新的告示,不免移步圍過來看個究竟,只見張貼的大紅紙上寫著:

烏龍茶

茶中貴族,御前貢品!

烏龍茶盛產於福建路武夷山及安溪地方山谷之中,土地肥美,四季如春,草木繁茂。此茶長於是處,盡吸乾坤寰宇之精氣,澤被天地雨露之滋養,根枝茁壯,芽俊葉展。茶農適時採摘,精心炒制,製成這名揚天下的烏龍名茶——又稱龍團鳳餅。這烏龍茶茶色烏黑髮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而濃烈綿長,滋味醇厚,茶過口舌回甘,實乃生津止渴、健脾暖胃之佳飲。常飲之,使人神清氣爽,並有養顏益壽之功效!一向以來,烏龍茶作為福建路之貢品,每年新茶貢奉御前,實為茶中不可多得之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