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將通名,下馬受死……這個,孃的,說書的詞咱學不來。你是誰,幹啥來了?”
楊七楞子手扶牆囗,探頭高喊。本想學著說書先生來個開場白,結果一開口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馬上改成大白話。
楊七楞子是太平村聯防隊的老人,是跟著李智山上山的親信,平日裡與弟兄們刻苦訓練,在一起摸爬滾打習得一身軍事技能,由於表現突出,護唐軍成立便被任命為隊長,計取鳳州突襲鳳翔城時,他帶領手下苦幹加巧幹,取得不少成績,後來接連兩次護唐軍擴編,楊七楞子便升任新成立的第五團主將。這一次岐北之戰,他奉命帶領五團穿插延州丹州,任務是警戒晉王李克用,防止他干涉護唐軍的行動,並且要避免與其發生正面衝突。誰知,五團一到延州丹州城下,李茂貞的手下居然開城投降了,瞧那急切的眼神,就像早就等著這一天似的。
楊大主將當然是毫不客氣的全盤接收,安民告示貼出,五團戰士紀律嚴明,對待百姓降卒都很親切,迅速得到當地士紳百姓的歡迎和支援。
甄別投降岐軍時,人們才弄清為什麼護唐軍一到岐軍立馬投降的原因。原來,自從護唐軍崛起佔據鳳翔等城後,百姓看到這是一支紀律嚴明愛護百姓的隊伍,不但不禍害百姓,還主動幫助百姓,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有這樣一支受人歡迎的軍隊,商賈百姓便為之傳名,同時護唐軍官兵平等,不苛扣軍響不欺負士兵,軍官衝鋒在前亨受在後,真正的親如兄弟。慢慢的傳言傳入岐軍軍營,這些處於最低層的受到盤剝的吃不飽穿不暖計程車兵,就滋生出投靠護唐軍的想法,盼著有一天護唐軍打過來。
底層士兵的躁動,引起守城將領的注意,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他採取威逼利誘許以好處等手段,企圖分化瓦解這種不穩定因素,但是,還沒等取得效果,就傳來岐王被殺,護唐軍北伐的訊息,一時間軍心渙散,彈壓不住之下,那些因平時做威做福欺壓百姓濫殺無辜,又剋扣士兵軍響中飽私囊自認為是被護唐軍清算的軍官,實在受不了內心的恐懼,收拾金銀財寶帶著親信逃入晉地,投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克用去了。剩下的本就是為了吃口飽飯的窮苦士兵,推舉平日待他們還不錯的一員小校做首領,只等護唐軍一到就投降了。
楊主將按流程安撫百姓甄別降兵,又組織力量加強防禦,正忙著呢,親兵來報東邊來了一隊人馬。
東邊?李克用的人馬?
楊七楞子立即下令,全團進入戒備狀態,完成甄別的降卒也配發武器立即登城,加入防衛全城的行動中來。
城下來的晉軍人馬並沒有立刻攻城,而是先圍住城池,安營紮寨一通忙活。
“喂……你誰呀?幹嘛來了?”
“吾乃忠武將軍石廣,奉晉王令救援岐王李茂貞。你又是誰?報上名來。”
“咱倆差不多,我是護唐軍五團主將楊為善。”
太陽已經變的熱烈起來,頂盔掛甲已經十分難受。護唐軍將士站立在陽光下,絲毫沒有放鬆警惕,個個手握刀槍監視著城下的敵人。
“晉王殿下要與護唐軍為敵嗎?石將軍?”
“不,我接到命令中沒有主動攻擊護唐軍這一條。”
“這樣啊!不打仗是件好事。石將軍,你看今兒天不錯,咱們可以好好聊聊……”
手下親兵有識趣的搬來一把椅子,塞到楊主將屁股下。
“小子,你佔我便宜。”
石廣年近半百,瞧著楊為善這張年輕的容貌,心生嫉妒,老嘍!回不去了。
“也是,石將軍總是仰……仰什麼來,脖子確實不舒服。”
“別把自己當盤菜,本將軍用不著仰望別人。”
雖說兩方相距一箭之地,但是丹州城樓畢竟高約三四丈,石廣說話還是要抬頭的。
“那好,石將軍,咱不費話了,你打譜咋辦?你是回去呢還是要進來,回去嘛,護唐軍歡送,順便給晉王殿下捎個好,就是我們隴王爺向他老人家致敬。嗯?你要是進來喝茶,你就安排攻城吧。呵呵!”
“本將軍也愁哇!攻進去,違抗晉王的旨意。回去呢?怎樣向晉王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