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城回大同的一路上要愉快很多。
來時的緊張情緒都盡去了, 還有了不少收穫,第一自然是朱遜爍一家的離去, 從此不用再受他們的荼毒,第二是朱成鈞有了屬於自己的一點私產,第三, 這個最重要了, 他不用讀書了——
“九郎, ”楚翰林哭笑不得地打斷了朱成鈞的總結, 他覺得這個學生變得活潑了一點,話也多了, 這固然是件好事,十來歲的少年,成天木呆呆的才不對頭,但隨著朱成鈞『性』格的變化,他讓人頭疼的時候也變多了。楚翰林不得不教育他, “誰告訴你不用讀書了?你只是免了下午的課, 但也不是叫你去隨意玩耍的,你新增了武課,那可比坐在學堂裡讀書耗力氣, 你更該努力才是。”
朱成鈞有個好處, 一般不跟先生頂嘴,聽了就道:“知道了。”
楚翰林有點欣慰, 接著便見朱成鈞忽然一伸手, 把旁邊展見星捧著正聚精會神專研的《大明律》搶走了。
“……”算了, 學生之間的小打鬧他就不要多管了。楚翰林若無其事地轉頭向了車窗那邊。
馬車行走之間難免晃動,展見星的書原拿的不太穩,這一下被搶走,驚過之後,抬頭道:“九爺,你做什麼?你又不會看這個,把書還我吧。”
“跟我說說話。”朱成鈞甚是理直氣壯,“你看它一個時辰了,也跟我說一個時辰的話,我再還你。”
展見星:“……誰有這麼多的話跟你說。”
熟悉以後,她說話也不那麼按照規矩來了。
“你不說,怎麼知道沒有?”朱成鈞很溜地反駁她。
《大明律》本是朱成鈞想了法子從皇帝那弄出來的,展見星也不是鐵石心腸,只好無奈道:“那九爺想說什麼,說吧。”
朱成鈞沒什麼特意想說的,散漫想了一想,抓了個話題:“你說,四十頃的莊子有多大?”
展見星茫然片刻:“應該很大吧?”
她這句話聲音很小,因為有點不好意思,她沒務過農,對土地大小沒有太明確的概念。
“能出多少糧食?夠我們吃的嗎?”
“那肯定夠。”這個問題展見星還是能肯定回答的,“我祖母和大伯三叔他們未曾分家,名下一共有十八畝地,年產大約十八石,已能養活他們一家八口人了。就是日子緊巴一些。”
朱成鈞甚是無知地追問:“畝?那一頃有多少畝地?”
他總算還知道頃應該比畝大。
展見星答:“一百畝。”
“那四十頃就是四千畝了。”朱成鈞的眼神幽亮了一下,“這麼多,先生也可以養起來。”
楚翰林原含笑聽著兩個學生半通不通地算賬,聽得這一句,卻是又感動又好笑:“九郎,先生不要你養,我自有朝廷的俸祿,你好生讀書便算對得起先生了。”
他家中是大族,土地眾多,對田務明白不少,出言指點道:“九郎,你的地與展見星家的又不同,你不需承擔田賦,又省下好大一筆開銷,同樣的一畝地,能養活的人丁更多。”
朱成鈞點點頭,暫時不說話了,從表情看,他大概在思索什麼,只有身體隨著車身震動一晃一晃的。
楚翰林生出好奇心來,等一刻後,問道:“九郎,你在想什麼?”
朱成鈞表情嚴肅:“這麼多錢,我要怎麼花呢?”
楚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