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的比賽,擁有季票的人們,穿上了球隊分發的應援t恤衫,提前來到豐田中心。
高飛沒有考慮過以後的事,把這場比賽當最後一場來打。
他戴著耳機,坐在大巴車裡,放空思想,不去想贏下比賽如何,輸掉比賽又如何。
這種多餘想法會增添心理負擔,不如不去想,專心打好籃球。勝負是努力拼搏的結果,無論多想晉級,只有贏球才能達成。
媒體記者數量比前邊的比賽更多,過道顯得有些擁擠。
湖人隨隊人員先開路,用身體擋出通道,供球員們透過。
高飛戴著鴨舌帽,遮住視線,儘量低調前行。他不喜歡採訪,希望能夠避開。
客隊更衣室相比主隊更衣室簡陋,除了更衣櫃,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設施。這也是主場優勢之一。
高飛停止播放錄音機,把揹包放在更衣櫃底部,開始更換球衣。
由於他是酷愛對抗的球員,需要和對手頻繁碰撞,比賽時會穿上減震衛衣,所以不怕拍攝。
攝影師跑到高飛身後,仰拍他穿上球衣的鏡頭。
高飛感覺美職籃球員就像明星,早已習慣,淡定穿好球衣,隨後套上熱身服。
裝備經理拿過來一雙紫色領航球鞋,與球衣顏色搭配,看上去更為整體。
高飛拿著球鞋,坐在裝備箱上,重新穿鞋帶。他是耐克重點關照的球員,過幾場就能穿新球鞋,要確保每次上腳的感覺類似。
菲爾傑克遜接受採訪,回答一些關於對手和比賽的問題。
高飛自覺遠離採訪,坐在角落裡,安靜思考攻防策略。
比賽不是簡單的運球和投籃,是休斯敦火箭和洛杉磯湖人的整體博弈。每個人都不可或缺,如何讓他們融入體系,不僅是教練組的工作,控衛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比賽時間臨近,原本輕鬆的氛圍,逐漸變得緊張。
“夥計們,進球場練球吧。”隨隊人員覺得時間差不多,通知球員提前熱身。
高飛站起身,率先走出了更衣室。
燈光明暗變化之後,人聲鼎沸的球場映入眼簾。
高飛的出場,迎來一陣不小的歡呼聲。
這些聲音來自於國內球迷。他們拋掉主客場,只是支援兩位來自東方的球員。
高飛簡單揮手,回應球迷的熱情,隨即拿起一顆籃球,開始投籃熱身。
奧多姆走過來,問道:“開局階段我持球,還是你或科比?”
高飛輕巧投出籃球,說道:“你持球是最優解。”
“為什麼?”奧多姆一直有這個疑問。
“因為你無球威脅比我和科比小得多,”高飛笑著說道,“我們站在球場上就是威脅,而你只有持球才有威脅,所以要把球讓給你。”
“原來是這樣。”
“拉馬爾,你還遠沒到領袖的級別。”高飛淡定接投籃教練傳球,說道,“等你哪天清楚團隊的意義,就差不多是合格的領袖了。”
“我也能當領袖嗎?”奧多姆的觀念裡,只有球星才能擔任領袖之職。
“大多球隊更衣室裡都有領袖,他們不一定是球隊核心,甚至可能很難獲得上場機會,但他們對球隊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高飛說道,“團隊運動,最重要的就是團隊。”
奧多姆似懂非懂,略帶疑惑地開始投籃熱身。
熱身期間,再沒有人過來交流。
半小時時間內,高飛始終在練習接球投籃。
燈光暗下來,開始了出場介紹。
高飛成為最先被介紹出場的球員,站上球場,始終高舉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