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交代

紀豐顯然很不耐煩的樣子,“大清早吵著老子睡覺,怎麼昨晚差點被殺,今天知道害怕了?還是你覺得這裡刑具都不錯,你想要試試?說吧,你要試哪一個?要試試這個鞭刑嗎?”紀豐拿出一旁鹽水裡的鞭子說道!

在行刑前,刑鞭會在鹽水裡面浸泡,使之充分吸水,增強柔韌性。軒轅國表示這樣做是因為乾燥的刑鞭在行刑時可能斷裂,一旦斷裂藤條上的木刺就會扎到犯人肉裡。獄方表示,也有於“刑鞭浸在鹽水或特製藥水中”的方法。打鞭要求一鞭下去,皮肉皆開,疼痛難忍。打完一鞭後,大夫便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受刑者不能承受下一次鞭打了,便停下來。鞭刑室非常寬敞,天花板很高,地板鋥亮。在房間盡頭有一列桌子,監獄的官員坐在桌子後監督行刑。在房間的另一頭立著鞭刑架。鞭刑架高六尺,用木料製成,相當牢固。如前所述,刑架下有供犯人站立的木頭底座。犯人將被赤條條綁在刑架上,兩個獄警分立兩側伺候。打鞭時,只有監獄長官,獄卒和大夫能在場。

“我交代,我交代一切事情,我把所有事情都告訴你們!”望著那根鞭子,和滿屋子的刑具,以及來自上頭之人的死亡威脅,黑衣人選擇妥協!

“嘖嘖嘖,這麼快就低頭了?我還準備在你臉上刺點字呢!”

紀豐所說的是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前後沿用時間長達數千年。是封建國家刑罰制度中的正刑;在漢文帝廢肉刑之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黥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被廢除,而成為國家刑罰制度之外的一種私刑,根據封建統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隨意使用。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塗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誌,以後再也擦洗不掉。如秦末農民起義英雄之一的英布,曾因觸犯秦律被處以黥刑。因此《史記》中稱他為“黥布”,他的傳記就叫《黥布列傳》。中國古代在罪犯面部或額上刺刻後並塗以墨的刑罰見五刑)。墨刑在最初規定為刑罰的時候,施行時用刀,而不是後世才採用的針刺。人的面部神經是極其敏感的,犯人在被黥面時的疼痛之狀可想而知。由於傷口感染,有的犯人也會因黥面而致死墨刑起源很早,甲骨卜辭中就有記載,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幹》中考證,卜辭中□字就是墨刑的會意字。同劓、宮、刖、殺相比,墨刑顯然是最輕微的。但是,這種刑罰也要傷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於身體的明顯部位,無法掩飾,不僅給人造成肉體的痛苦,同時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

“我交代,我全部都交代,求求你們不要在我身上刻字!”

“說吧,誰派你來的,一五一十全部給我交代清楚,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隱瞞,明白嗎?”

“是東峪國的人,東峪國王子,白沐風的手下派我門來的,!”

喜歡重生醫女拒嫁冷麵王爺請大家收藏:()重生醫女拒嫁冷麵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