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所有的女人中,我還是最佩服武則天,畢竟一個女人嫁了父子倆個人,最後權傾天下,真的很不容易!”
“要不我也把這天下搶給你,讓你噹噹皇帝?”
“噓!”聽到這話,慕容子苒連忙捂住了軒轅赫的嘴,畢竟在這樣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高,軒轅赫這樣的出格言論是很過分的!
“怕什麼,我不怕的!”軒轅赫拉開慕容子苒的手,並不介意!
“可是我介意,這樣的玩具不合適,我怕你因此受到傷害!”
“放心吧,我會護好我自己,因為只有我自己好了,你才有依靠!我不願意你做一個那樣的女人,因為高處不勝寒,走到那樣的一個位置,其實也意味著孤獨和寂寞,這樣的情況我是不願意發生在你身上的!”
不得不說,軒轅赫考慮問題的角度是真的很替慕容子苒著想,這個女皇的一生本來就飽受爭議,褒貶不一,但是軒轅赫選擇了一個充滿愛的角度!
“我也覺得,這個女人並不幸福!”
武則天,自名武曌,幷州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在“廢王立武”事件後成為皇后,上元元年,加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
武則天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出身隋朝皇室,父親為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弟、遂寧公楊達),祖籍幷州文水縣。武則天於武德七年生於利州,一說生於長安。有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兩人,一位是韓國夫人武順史書稱武順為其姐,《武順墓誌》稱其妹),另一位是郭夫人。
武士彠從事木材買賣,家境殷實。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唐高祖)在河東時,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唐朝建立以後,武士彠以“元從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白壽彝因此在《中國通史》中認為“按照武士彠的官階爵位來說,應該是屬於新升的高階士族了。所以武則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計程車族官僚家庭”。
武士彠在貞觀九年逝世後,武則天才十二歲。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懷運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對其母親楊氏失禮。不久,武則天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居住。
貞觀十一年十一月,唐太宗來到洛陽宮後,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對於李世民在位時期武則天在宮中的生活,史書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僅見武則天在晚年時回憶自己為李世民馴馬一事。李世民有馬名叫獅子驄,肥壯任性,沒有人能馴服它。武則天當時侍奉在側,對李世民說:”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用鐵鞭抽打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李世民聽後,頗為誇讚武則天的志氣。但武則天並未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太子李治開始建立了感情。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依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但她與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永徽元年五月,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週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因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看在眼裡,便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她的情敵蕭淑妃。李治早有此意,當即應允。
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滿,武則天便再度入宮。入宮前,武則天已懷孕,入宮後便生下兒子李弘。武則天回宮後,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李治的寵愛。至次年五月,武則天便被拜為二品昭儀。當時王皇后、蕭淑妃經常與其爭寵,三人互相讒毀,但李治都沒有聽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武則天工於心計,心狠手辣。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記載,她在永徽五年武則天產下長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後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望,憐愛並逗弄公主。離開後,武則天趁著沒人,竟將公主掐死,又蓋上被子掩飾。正好李治來到,武則天假裝歡笑,開啟被子一同看孩子,發現女兒已死,啼哭不已,並且驚問侍從,侍從都說:“皇后剛來過。”李治勃然大怒,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則天於是哭泣著數落王皇后的罪過,王皇后無法解釋清楚。李治從此有了”廢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爭議,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只記載了公主的暴卒,並未言明其死因)。時間一久,李治便想把武則天晉封為一品宸妃,由於受到宰相韓瑗和來濟的反對,最後不能成事。
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李治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一般認為,李治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於是,武則天開始成為李治政治上的“戰友”。
不久,中書舍人李義府首起支援”廢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則天的重賞,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等大臣見機行事,也都轉而支援立武則天為後。李治見有不少人支援,於是再生廢立之意。而元老李積又建議李治“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使李治、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過來了。十月十三日,李治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囚於別院;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李治再次下詔,將武則天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貶。
顯慶四年四月,武則天與李治達成共識: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李治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集團,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被改變,對歷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顯慶五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然而也讓二人之間逐漸出現了矛盾。
龍朔元年正月,武則天請禁止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指演滑稽戲的藝人),李治採納並下詔。四月,李治欲親征高句麗,在武則天及群臣勸諫下才作罷。
武則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故而李治力排眾議,堅持立她為後。待到武則天得志後,“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李治不勝其忿。麟德元年,宰相上官儀請求廢后,李治亦以為然,即命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左右侍從及時奔告於武則天,武則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訴,使其“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李治又擔心武則天怨怒,因此哄騙她說:“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從此每當李治理政,武則天便“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
由於李治在位時期國力昌盛,武則天積極勸其封禪泰山。封禪時本應先由皇帝初獻,公卿亞獻。但武則天認為,封禪為祭地之儀,由太后配享,彰顯后土之德。所以她要自己充當亞獻,好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應允。於是麟德二年十月,李治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則天率內外命婦,從東都洛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首領和使節。
咸亨三年四月,武則天以兩萬貫脂粉錢,命人根據自己的形象在洛陽龍門石窟雕刻盧舍那大佛。此工程歷時三年九個月完成。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十二月,武則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數採納,下詔頒佈施行。武則天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她所編農書《兆人本業》,頒行天下,影響很大。而武則天執政期間,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為主。
上元二年,李治所患的風眩症愈加嚴重,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則天攝政,因宰相郝處俊勸諫,這才暫時停議。武則天得知後,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學士,大量修書,先後撰成《玄覽》、《古今內範》、《青宮紀要》、《少陽正範》、《維城典訓》、《紫樞要錄》、《鳳樓新誡》、《孝子傳》、《列女傳》、《內範要略》、《樂書要錄》、《百僚新誡》、《兆人本業》、《臣軌》等書。且密令這批學者參決朝廷奏議,以分割宰相的權力,被當時的人稱作“北門學士”。同年,太子李弘病逝,李治改立自己與武則天所生的第二子李賢為太子。
調露二年680年),李賢因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李治又立武則天第三子李顯為太子。
永淳二年,李治駕到奉天宮,當時武則天從封泰山以後,勸李治封禪中嶽。李治因患病而終止。不久,李治命李顯代理國政,宰相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協助理政。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同年十二月,李治駕崩於貞觀殿,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
嗣聖元年二月,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裴炎力諫,李顯生氣地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武則天以此為藉口,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則天臨朝稱制,自專朝政。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改東都為神都,同時令旗幟皆從金色,官服顏色、職省名稱一併改易,賜宮城名為太初宮。同月,徐敬業等以扶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
喜歡重生醫女拒嫁冷麵王爺請大家收藏:()重生醫女拒嫁冷麵王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