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華夏的歷史已經多次證明,漢家百姓在擁有了土地之後,那些自耕農煥發出的極大熱情,還有他們為維護自己利益那種不顧一切的精神,將會煥發出巨大的生機,以及強大的戰力!
經過這次分田、分牛,劉衍己是做出了決定,以後堡內的屯田事務便暫時由陳勳督促監管,他平日除了督促軍戶們勤力耕種外,以後堡內有什麼公共建設,陳勳同樣要督促軍戶們派出丁口來應役。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畢竟陳勳是劉衍自己手下的小旗官,主要任務還是帶兵。至於屯田的事情,將來有了專業的人才之後再另行安排吧。
畢竟劉衍不可能事無鉅細都來自己處理,自己身邊的老人也就這兩個,其中一個還是王越這樣的人,眼下堡內屯田之事不交給陳勳又能交給誰?
這天分完耕牛等物,第二天大盤墩內便組織了盛大的春耕儀式。
周邊各處屯堡的春耕儀式早已經舉辦過了,陳勳和王越也勸劉衍省去這一步,直接開耕算了,還能剩下一筆錢糧。
但是劉衍卻堅持舉辦春耕儀式,這可是大盤墩第一次春耕,意義重大,絕不能太過隨便了。用劉衍的話講,就是要有儀式感才行。
幾天後,西通渠旁己是搭建好了一個茅草廠,劉衍還花了二兩銀子,從夏河寨前千戶所請來一個戲班,一路擂鼓鳴鑼、吹吹打打,並讓墩內眾人抬著紙紮的春牛、犁具等物品。眾人一路從大盤墩內迎至茅草廠內,沿途的火路墩和屯堡都被驚動了,那些墩軍和軍戶百姓聞訊紛紛聚攏過來圍觀,一路上好不熱鬧。
一路上,墩內眾軍戶們鳴放鞭炮,將米、黃豆等拋向紙紮的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沿途的那些墩軍和軍戶見狀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大盤墩如此奢侈,竟然用真的大米、黃豆來拋灑。
轉眼間,便有許多的墩軍和軍戶衝向了大盤墩一行人馬,就蹲在地上爭搶那些零散的糧食。
劉衍見了也不禁搖頭嘆息,此時的大明衛所將士過的太苦、太窮了。就連大明的兵丁都是如此,那些普通的農戶百姓就更不用說了。想到這裡,劉衍心中便越發的沉重起來,世道如此,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很快紙紮等春牛抬到茅草廠後,劉衍便親自焚香祀奠皇天厚土,領頭三伏三拜,陳勳和王越也帶著一眾軍戶們跟隨在後依禮參拜。
祭奠完天地神祈後,劉衍親自扶犁,演試用牛犁田,以示開始春耕,圍觀的軍戶們見狀頓時爆發一陣響亮的吆喝聲,響徹雲霄。
最後,劉衍帶著眾人又將紙紮的春牛抬起,遊了大盤墩內外幾圈之後,便將這紙紮的春牛燒掉,整個春耕儀式才正式結束。
從這天開始,大盤墩緊張的春耕便正式開始了,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大盤墩軍戶們忙碌的身影,南河沿岸每日都會響起大盤墩軍戶們耕種的快樂歌謠:
“秋耕深,春耕淺。春耕如翻餅,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頂一遍糞。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後臉餓黃。耕好耙好,光長莊稼不長草。莊稼不認爹和娘,精耕細作多打糧……”
這段時間裡,陳勳帶著幾名沒有家事的墩軍出去,幾人可是忙壞了,到處緊張地督促軍戶們幹活,而堡內原本的墩軍也是大多下田去幫助家人幹活,他們都是家內壯實的丁口,家內的頂樑柱,家裡活計離不了他們。
現在的劉衍還沒有養脫產的軍人,當然他也考慮到這個問題,不過如果要脫產兵,每月至少要給他們糧米一石,這樣才能彌補他們家內丁口帶來的損失,還有各人的兵器盔甲馬匹豆料等,種種算下來,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現在劉衍雖然每月都會有幾百兩銀子的進賬,但是畢竟手中只有一個肥皂工坊的財源,一旦肥皂工坊出了什麼事情,那就一點退路都沒有了。所以對於劉衍來說,此時直接從墩內抽調青壯操練脫產精兵,在財力上還有些發虛,為時尚早。
不過劉衍還是計劃了一下,準備在春耕結束之後,先擴充一下大盤墩的墩軍人手,十二個人還是太少了。當然這些墩軍暫時還不能是脫產的,只能在農閒的時候進行操練。
“一步一步的來吧,現在已經將希望播種下去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劉衍心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