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懋德似乎得到知己一般,與劉衍談論起生死來,看得餘者各人暗暗皺眉。
正說著起勁,兩個大將端著酒碗過來,卻是山西總兵李輔明、援剿總兵左光先。
李輔明約與楊國柱同歲,一張國字臉滿是風霜雪雨,舉止中頗為豪邁,他來到劉衍身前,哈哈大笑道:“劉總兵乃是殺韃子的勇士,今日說什麼也得與劉總兵痛飲數杯!”
那左光先一臉亂蓬蓬的鬚髮,身材極為魁梧,也爆雷似的說道:“不錯不錯,劉總兵怎麼也得給面子,今日不醉不歸。”
劉衍站起來,笑著說道:“怎敢讓二位大帥過來敬酒,應該劉衍去給二位以及諸位大帥敬酒才是!”
李輔明與左光先二人見劉衍態度和氣,這麼給自己臉面,都心中大悅,大笑說道:“那就同飲。”
李輔明原為祖寬部下,遼東人,不過自到山西鎮後。不免與遼東各將疏遠一些。這一路上,李輔明也是與劉衍、楊國柱等人走的近一些。
左光先原是秦軍麾下,操著滿嘴的陝地口音,素以驍勇聞名。
劉衍與李輔明、左光先連喝了三大碗,三人正說著話,又有一大批大將過來,卻是遼東總兵劉肇基、寧遠總兵吳三桂、東協總兵曹變蛟等人,身後還跟著一大群將官。都是來向劉衍敬酒的。
看到吳三桂過來,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邱民仰臉上露出笑容。洪承疇更起身笑道:“長伯啊,可是來向劉總兵敬酒的?”
吳三桂施禮道:“回督臣,正是。”
洪承疇撫須笑道:“應當的。劉總兵治軍打仗出眾,麾下的青萊鎮新軍更是赫赫有名的強軍,長伯你英略獨擅、廉勇過人,也是我遼東傑俊,你們二人自當多多親近才是。”
吳三桂又再施禮道:“督臣教導得是,三桂也是這樣想的。”
劉衍看向吳三桂,還是那樣白皙英俊,世家子弟風範盡顯無疑。看眾人樣子竟隱隱以他為首,很多人還語帶巴結。一旁的薊遼總督洪承疇、遼東巡撫邱民仰,也對吳三桂真心愛惜,語中多有誇讚。
“這個大漢奸還挺得人心啊。”
劉衍心中暗暗想著,雖然現在吳三桂還是抗清的悍將,但是想到歷史上就是這個傢伙引清軍入關的,自己還要與吳三桂喝酒虛與委蛇,劉衍心中便像是吃了蒼蠅一般噁心。
不過劉衍表面上並沒有顯露出什麼,只是笑著與吳三桂碰杯,說了幾句場面話。
對於吳三桂,劉衍已經打定主意與之保持距離了。當然,如果將來有機會,劉衍也不介意讓吳三桂步左良玉的後塵!
當然,吳三桂還是有實力的,不是左良玉那樣的憨貨可比。吳三桂在任寧遠團練總兵後,在洪承疇支援下大力練兵,兩年的時間,練成遼兵二萬,都有戰鬥力。與其父吳襄一起,還練就一支吳氏家丁,內精騎二千,皆以五十騎一隊,分四十隊,每隊設一領騎官。
吳三桂將這些領騎官的姓名分別書寫在竹籤上,平日插在自己靴筒上,遇到緊急情況,便信手從靴筒中取出一簽,呼叫某領騎官,該領騎官即統領本騎隊,跟隨他衝突決陣,無往不利。
而且吳三桂本人也頗為善戰,崇禎十三年的時候,清兵圍困錦州後,不論夾馬山遭遇戰,還是奇襲清兵鑲藍旗營地,或是五道嶺伏擊戰,吳三桂都有傑出表現,也難怪洪承疇如此看重他,這個漢奸的確有兩把刷子。
特別是崇禎十四年,清軍鐵騎充斥錦州與松山各處,非常的猖獗。那時錦州城內糧草不足,各運糧官都畏懼清軍兵威不敢前往運糧,只有吳三桂自告奮勇,以新年過節,出其不意之計,將糧草運去。
吳三桂在正月初二、初三這兩天,以牛騾驢車三千四百輛,裝米一萬五千石,安全躲過清兵的監視,運糧到錦州。後又空車安全返回寧遠,大受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丘民仰的誇讚。m.
眾人認為,吳三桂冒險督運糧食,顯見他的膽略遠在眾將官之上,實心任事,忠可炙日。
加上父親吳襄、舅舅祖大壽全力扶持,吳三桂本身也非常會做人,輕財好士,待人和藹,並無名門之後的傲氣,極受遼東上下官將好評。
吳三桂還非常善於攀附,高起潛監軍遼東時,吳三桂就認其為義父。方一藻巡撫遼東時,吳三桂與其子方光琛結為結拜兄弟,洪承疇經略遼東後,他又迅速與洪承疇親信幕僚謝四新結為至交,如此精明機敏,想不發達都難。
看他身旁薊遼總督洪承疇,神情中對其依重之意明顯。
相比之下,劉肇基這個遼東總兵就有點尷尬,論後臺與威望,都不能與吳三桂相比。事實上,洪承疇己經在考慮解劉肇基職,代以吳三桂為遼東總兵。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