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章 朝廷大募兵

就在此時,撫標營參將祖永海大步走了進來,一眼就看到正忙得焦頭爛額的顏繼祖,大笑著說道:“撫臺大人,有好事、大好事!”

顏繼祖微微詫異的看向祖永海,問道:“有什麼好事??”

祖永海手中拿著一份公文,笑著說道:“啟稟撫臺大人,這是剛剛收到的朝廷公文,請大人過目。”

顏繼祖急忙開啟看了一會兒,隨後便笑著說道:“這是朝廷財政部下發的公文,此番推行落實義務兵制所需的錢糧,全部都由朝廷撥付。各地先將所需的錢糧上報朝廷財政部,經核實之後,由財政部統一調撥錢糧支付!”

隨後顏繼祖便笑著對一眾部下說道:“如此,咱們便再沒有後顧之憂了,諸位也可以安心公務了。”

眾人都是鬆了一口氣,隨即手下的事務也處理得更順手了些。

十數日之後,顏繼祖派出快馬,將整理好的山東府縣兵預徵名冊上報朝廷國防部和財政部。同時大明各省也陸續將統計好的名冊上報朝廷,一時間國防部和財政部也開始忙碌起來,就連田輝敘和嶽明這兩個尚書都是日以繼夜的忙活著,幾乎是日日吃住在官署之內。

而大明各地的也陷入了沸騰之中,普通百姓都在為每年能夠增加三個月的收入而感到欣喜。

而在北京城內,劉衍再次召集了國防部尚書田輝敘、裝備部尚書荀景雲、財政部尚書嶽明和參謀部尚書陳新甲四人議事。

此時大明各省上報的府縣兵預徵名冊已經陸續上報到位,國防部徵兵司對這些名冊進行了匯總,田輝敘也向劉衍進行了彙報。

“閣老,具體的情況就是這樣,目前我大明各地報上來東預徵名冊人數,約有三千零八十八萬餘人!!”

劉衍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心中也是被強烈的震撼了一下。

其實後世的學者就普遍認為,大明崇禎帝年間的人口數量在一億一千萬到一億五千萬之間,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大明末期隱戶人口巨大,真實的人口數量應該在兩億以上。

而經過此番幾乎是一次人口普查的清理之後,大明十五歲到五十歲的男丁人口數是三千多萬人,反推回去,大概按照男女比例一比一,以及戶籍登記不全,按照八成左右的機率計算,再扣除十五歲一下、五十歲以上男丁的大概人數,最終大明此時的真實人口數量應該在一億兩千萬到一億三千萬之間。

而歷史上滿清入關竊占華夏之後,經過考證,華夏大地上的人口只剩下六千多萬人,慘死在滿清屠刀之下,以及流賊殺戮之下的人口,竟然高達六、七千萬之巨,可見流賊和滿清是多麼的殘暴、沒有人性!

言歸正傳,劉衍心中明白,這個數字肯定還是有不少水分的,至少以現在大明的統治力,不可能一人不差的將所有適齡男丁統計上來。

即便在後世通訊技術發達的新華夏,人口普查也是採用抽查的方式,然後用數學模型進行估算,尚且做不到“一人不差”,更不用說此時的大明帝國了。

不過目前國防部報上來的數字,也算是這個時代最為準確的人口資訊了,劉衍還是非常滿意的。

隨即劉衍便對幾人說道:“接下來,國防部要在這份名單的基礎上,統籌部署明年的府縣兵操練事宜。”

“是。”

“各道、府、縣的府縣兵開始訓練之後,所需的必要裝備,則有裝備部提供、調撥。”

“是。”

“財政部要提前準備好府縣兵所需的錢糧,這三千多萬男丁的開支,加上每日的口糧在內,至少需要準備六百到七百萬兩銀幣,以各地的財力是根本支撐不起來的,所以財政部要提前將這批錢糧下發到位。”

嶽明說道:“閣老放心,以現在朝廷的財力,每年增加六、七百萬銀幣的開支,還能夠支撐的住,屬下已經命人制定計劃,開始逐步調撥錢糧了。”

“嗯,很好。”

最後劉衍對參謀部尚書陳新甲說道:“各部的協調,以及與各省的協調,陳尚書就多操勞一些,明年的府縣兵操練是大事,切不可出現任何的差池!”

陳新甲當即領命,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處理完這些事務,劉衍便看向裝備部尚書荀景雲,問道:“目前各地的軍工基地部署的怎麼樣了?”

目前,劉衍為了滿足明軍改革的需要,下令將靈山衛打造成大明的軍工基地,同時在北直隸、南直隸,以及各省都興建新的軍工基地。

荀景雲說道:“閣老放心,裝備部已經開始在全國部署,軍工基地在各地的建設,也正在全面展開。現在火器督造處和兵甲督造處都已經升格為裝備部的專門機構,對全國給的的軍工基地進行管理,譚曉大和徐樂也升職為裝備部的侍郎,目前二人正率部在各地新建的軍工基地指導。”

劉衍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就好。”

荀景雲繼續說道:“只是目前雖然各地的軍工基地籌建順利,可所需的鐵料、煤炭等各種資源卻開始緊缺,朝廷應早做規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