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八章 漢城條約

次日,一場簡單的繼位大殿在漢城舉行,隨後領議政李希君和大將軍李光率領朝鮮的文臣武將叩拜了朝鮮的新國王,接著李澄又在李希君和李光的陪同下,對著劉衍行禮,叩拜自己的義父。

當天晚上,在漢城內劉衍的臨時住所內,李希君和李光緊張的坐在椅子上,劉衍則是拿著一份公文看著。

過了好一陣,劉衍才在李希君和李光的注視下,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對二人說道:“今晚咱們就商議一下,大明與朝鮮國的停戰協議吧。”

這時李希君和李光才重新想起了,原來朝鮮國與大明也是敵對狀態,李倧投靠劉衍雖然是以投降的名義,但是大明朝廷並沒有任何正式的回應。

李希君和李光急忙起身,恭敬的說道:“一切全憑閣老做主。”

“哦?是嗎?”

劉衍拿起那份公文遞給二人,然後笑著說道:“那二位就看一看這個吧。”

李希君和李光急忙接過來仔細看了起來。

這份公文便是大明內閣按照劉衍的意思,經崇禎帝硃批,最後定下的停戰條約。

裡面零零總總有幾十條約定,但是歸結起來,大概的意思也只有幾點最為重要。

第一:朝鮮國正式成為大明的屬國,每年春秋兩季向大明進貢兩次,春季進貢白銀十萬兩,秋季進貢糧食十萬石。

第二:朝鮮國國王依舊為大明郡王級別,但是可以提升一級,身穿大明親王服飾,使用大明親王一級的儀仗和用度。

第三:朝鮮國作為大明屬國,有義務服從大明的徵調,有出兵作戰、承擔軍費開支、提供民夫等義務。

第四:作為此次與大明開戰的懲罰,朝鮮國割讓平安道和咸鏡道給大明,在三個月內,將一切不願入明的朝鮮百姓和文臣武將遷走,並且賠償給大明白銀一百五十萬兩,糧食兩百萬石的賠款。

第五:大明改安東都護府為嶺北都護府,將整合原平安道、咸鏡道為大明新的安東都護府,並且安東都護府會分出部分兵馬駐防漢城等地,駐軍的開支費用由朝鮮國承擔。

第六:朝鮮國對大明商賈完全開放,允許大明商賈自由往來各地經商、開礦、辦工坊,不得對大明商賈徵收稅賦,朝鮮國的律法對大明商賈無效……

李希君和李光看了這份停戰條約,心裡面沉甸甸的,裡面第一條到第三條一類的約定自是不用說,朝鮮國是大明的屬國,這些都是屬國的義務,肯定是要答應下來的。

可是後面關於割地賠款,以及駐軍、開放經商的條款,二人卻不敢答應,這要是答應下來,二人可就是朝鮮國的千古罪人了!

劉衍見二人猶豫了起來,說道:“怎麼,有意見?”

李希君糾結了許久,還是不敢說什麼,李光咬著牙說道:“啟稟閣老,這份條約太苛刻了,還請閣老看在先王先錯後降,並且追隨閣老奮戰的份上,網開一面!”

劉衍沒有說話,只是冷笑著盯著李希君和李光,看得二人心中發毛。

李光咬著牙再次說道:“駐軍和賠款的事情,朝鮮認下了,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湊齊錢糧。只是割地,能不能少一點,通商的話,讓朝鮮多少收些賦稅?”

劉衍臉上的冷笑也沒剩下多少,眼神越發的冰冷。

李光和李希君直接跪在地上,二人再不敢說什麼,只是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這時,劉衍的聲音傳來:“本公也是心善,那就看在義子的面子上,賠款的數額降低到白銀一百二十萬兩,糧食一百五十萬石。”

“至於割地的範圍,以大同江為界,本公可以將大同江以南的平壤、成川、中和三地留給朝鮮國,平安道大部和咸鏡道必須割讓給大明!”

“而通商之事,沒有商量的餘地!”

聽了劉衍的話,李希君和李光都是鬆了一口氣,能夠將平壤爭取回來,也算可以給朝鮮國上下一個交代了,畢竟平壤在朝鮮人的心中,就好比南京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地位,是不能失去的。

於是李希君和李光紛紛叩拜行禮,說道:“是,我等聽令便是。”

兩天之後,年僅七歲的朝鮮新國王李澄在條約上簽字畫押,劉衍也代表大明帝國在條約上簽字,並且蓋上了大明內閣首輔印章。

這份條約因為是在漢城王宮內簽訂的,所以後世也稱之為《漢城條約》。

這份條約標誌著朝鮮國從此以後成為大明帝國的“輸血庫”,朝鮮的商業和手工業、開礦業等產業,全面遭到大明商賈的衝擊,為大明帝國帶來了大量的白銀流入,以及大量的稅收。

同時,這份條約也標誌著大明帝國開始向外開拓,將勢力向外拓展的第一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