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點了點頭,的確是這樣,接下來就需要向琉球國各地推進了,而且極有可能還要與日本軍隊交手,所以還是要謹慎一些為好。
“運輸船隊和護衛艦隊已經出發了吧?”
鄭芝鵬說道:“總鎮放心,前天就已經出發了,估計再有六、七天,就能將國防軍第十六軍運送過來了。”
“好。”
施琅說道:“那你率領主力艦隊和兩千陸戰將士駐守那霸港這裡,我率領剩下的八千將士向內陸推進,先為國防軍第十六軍將士打下一片立足之地。”
鄭芝鵬大笑起來,說道:“琉球國屁大點的地方,從那霸港往東不到三十里就是首裡城了,還需要打什麼立足之地啊?”
施琅則是大義凜然的說道:“此戰咱們就是打頭陣的,自然不能龜縮在那霸港內無所事事。至於國防軍第十六軍將士,就讓他們養精蓄銳,準備對付日本人吧。”
就在這時,一名千總快步跑來,行禮之後說道:“總鎮,都督派人送來了軍令:命我部在佔據那霸港之後,立即出兵突襲首裡城!”
“哈哈,”
施琅大笑起來,對鄭芝鵬說道:“你看,還是都督有眼光,命令隨後就送到了。”
鄭芝鵬笑著搖頭,其實琉球國的軍力之弱,在大明軍中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北洋艦隊的一萬陸戰將士就足以將其推平。國防軍第十六軍數萬將士完全就是為了防備日本人的,所以推平琉球國的戰鬥,的確也用不到國防軍第十六軍將士出手。
當日,鄭芝鵬率兩千陸戰將士,以及北洋艦隊主力艦隊駐紮在那霸港,施琅率領八千陸戰將士向東進發,只用了一個時辰就抵達了首裡城外。
此時的首裡城已經亂成一團,明軍突然出手拿下了那霸港,雖然在第一時間控制了港口內外的上千人,但也不可能將所有“目擊者”全部拿下。
一些在港口外的琉球人見狀,紛紛逃回了首裡城,將這個訊息稟報給了琉球國“官方”。
此時在城中王宮內,世子尚賢欲哭無淚的對著幾個大臣說道:“為什麼!我琉球國一向對大明恭順之至,即便是向薩摩藩上貢,也是被其武力脅迫的,本就不是出於自願,大明為何突然不宣而戰,要滅我琉球國!”
幾個大臣之中,有一人任職庫裡,統領著俗稱首裡親軍的兵馬,也就是世子尚賢的衛隊。
其餘幾人包括出使中國的“朝貢使”、“大夫官”、“長史官”、和充當翻譯的“譯官”、負責海事的“通事”、“總管”,對內的“紫巾官”、“法司”、“司貢”之類的官員。
此時尚賢對眾人說道:“你們說,如今我琉球應該何去何從?面對大明的兵鋒,是戰是和?”
其實不用眾人回答,尚賢自己心中也是非常清楚的,琉球國根本沒有資格與大明對戰,也根本打不贏。
看著眾人低頭不語,尚賢突然的靠在椅子上,然後說道:“立即解除首裡城的防禦,派人嚮明軍投降。”
眾人這才全都鬆了一口氣,紛紛行禮退下,紛紛去忙碌投降事宜了。
此時的琉球國雖然已經被日本薩摩藩暗中控制,但也僅僅是經濟層面上的控制,即便是薩摩藩也沒在琉球國駐紮多少人馬。
另外琉球人的內心中還是偏向於大明,畢竟相比於日本人的殘暴和無恥,大明就顯得非常文明和講道理了。
所以世子尚賢面對大明那不可抵擋的實力,直接就選擇了投降,一眾大臣也沒有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投降的決議很快就落實了下去。
當天傍晚時分,北洋艦隊總兵官施琅率領八千陸戰將士進駐首裡城,不費一兵一卒就迫使琉球國投降。
在城中王宮內,施琅見到了世子尚賢。
雖然施琅只是大明的總兵官,爵位也只是萊州伯,而尚賢則是王爵世子,但一見到施琅大步走進來,尚賢便直接跪下行禮,沒有一點猶豫。
施琅則大笑著將尚賢拉了起來,說道:“世子能夠迷途知返,也算是難能可貴。”
隨後施琅將尚賢拉過來坐下,說道:“此番天朝突然興兵,並不是針對世子的,而是要將琉球國從日本人的魔爪中拯救出來,世子可千萬不要多慮啊。”
尚賢聞言稍稍鬆了一口氣,然後試探性的問道:“那驅逐了日本薩摩藩之後,我琉球國是不是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施琅聞言並不回答,只是呵呵笑著,這笑聲讓尚賢手足無措,有一種被獵人盯上的感覺,一股寒意瞬間從心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