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完話後,劉衍先讓他們學習站佇列隊,以及左轉右轉、齊步行進、跑步等,眾人先是感到新奇,後來便是亂成一團。
那佇列可說是慘不忍睹,四支隊伍歪歪扭扭的暫且不說,還有不少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這情況不說下面的青壯軍戶,連王越這個小旗官都同樣如此。
一個時辰的訓練下來,眾人比干了一天的農活還累。
接連幾天,眾人還是左右不分,還是劉衍想出了辦法,讓各個青壯軍戶的右手臂上都綁根繩子,標明左右,這樣情況才慢慢好轉。
在訓練中,劉衍一開始會耐心指正那些軍戶、墩軍的佇列錯誤,不過時間一長,劉衍眼見眾人還是改不過來,脾氣也變得火爆起來,後來如再有人站隊不對,劉衍便不由分說提根棍子,上前就是一頓好打。
說也奇怪,劉衍這看似暴躁的法子竟然更好用,那些被打過的軍戶、墩軍下次站隊便更穩。對於自己被打,那些青壯軍戶和墩軍似乎都是見怪不怪,都是習以為常,連旁邊看熱鬧的一些軍戶與婦女們都是哈哈大笑,被打之人則是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頭。
沒事時大盤堡軍戶與婦女們都會來堡外觀看眾人訓練,眾人一邊看一邊指點,議論各家孩子怎麼樣,誰站得更好等等。而有旁人的圍觀下,青壯軍戶、墩軍們的精神也是更足,個個努力的,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得更直。
時間一長,大盤堡的夜間訓練也成了一景,變成了大盤堡眾人,甚至是鄰近火路墩墩軍家眷的夜間消遣,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聚攏過來圍觀。而那些軍戶、墩軍眼見有這麼多人圍觀自己訓練,也都自覺的變得認真起來,劉衍的訓練效果越來越好。
就這樣在訓練了十天之後,眾人的佇列終於有些樣子,在劉衍敲起步鼓讓他們列隊小跑的時候,眾人己有些整齊的模樣。
這一天,夜間訓練才剛剛結束,劉衍正準備回屋,卻看到兵器作坊還燃著油燈,便去看了一下譚曉大他們打製鳥銃的情況。
此時已經是深夜時分,來到作坊內,只見這裡依舊是熱火朝天,再加上此時已經是盛夏時節,即便晚上有些涼風,這作坊內也吹不進來,劉衍只覺得一股股熱氣直冒出來,瞬間便大汗淋漓。
譚曉大幾人正努力打造著一些鳥銃,看樣子離完成還很遙遠,劉衍隨便一看,便發現這鳥銃的打製真的很複雜。依譚曉大的介紹,這鳥銃製作,首先是銃管,將做銃管的熟鐵燒紅後,敲擊在一根鋼芯上,這樣捲成鐵管,冷卻後再裹數層,敲擊細密,達到一定厚度後,抽出鋼芯,一段銃管才完成。
在連做幾段銃管之後,再將幾段銃管一節節的焊合起來,這裡才是關鍵,焊接不好便容易炸鏜。初步的銃管做好後,便要用鋼錐鑽出銃鏜,挫出準心,這裡時間最久,有時可長達一個月。
之後是用鋼條將鏜內刮光刮淨,然後是各樣的裝配。劉衍想不到一根鳥銃這麼多學問,這麼的複雜,看來做根鳥銃沒有一個月做不好,自己還是過段時間來看吧。
於是劉衍勉勵了眾人一番,囑咐眾人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太晚,這才回屋去休息。
在四隊軍戶列隊訓練十五天後,劉衍開始讓他們一天接著訓練佇列,隔一天開始補充一些東西。
比如說讓眾人列隊長跑,以眾人一口氣跑一里,不氣喘,佇列不嚴重分散為合格。此後又讓眾人負重奔跑,重量慢慢往上加,這都是戚繼光《練兵實紀》中最基礎的練手力、練足力、練身力等要求。
又過了五天後,已經到了六月初,劉衍開始為眾人新增兵器的練習。
四隊人中,劉衍暫時只讓他們訓練長槍與腰刀。每隊十八人中,先分出四個膽勇便捷之人使刀,餘者眾人使槍。這使刀的人,將來便是鳥銃手的人選。眾人手上一一分到兵器,人人都是興高采烈。
兵器全都發下去之後,劉衍先教眾人槍術,他大聲道:“你們都看好了。”
只見劉衍擺了個側身起手的姿勢,猛然一聲大喝:“殺!”
一聲大吼之後,劉衍猛地飛衝上前,擎槍瞬間刺中了前方二十步一個人形木把的目、喉、心、腰、足五處,所有的動作似乎都在一眨眼間完成。
眾人一片叫好,以王越的叫聲最為響亮,陳勳也是由衷地讚了聲:“真是好槍法!”
眾軍戶紛紛問道,要如何才能做到象劉衍這樣。劉衍道:“無他,熟練爾,你們像我這樣每天刺個一萬次,十萬次,便能和我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