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以戰練兵

而就在劉衍一面派兵剿匪,一面開始收容災民、流民的時候,隨著王家莊各處人口的增長與名氣的悄悄傳揚,有一些商人找到了劉衍,希望能讓他們在大盤堡和王家莊內開設店鋪。

不說現在大盤堡、王家莊堡內土地緊張,就算這些商人在堡內買地蓋房可以讓劉衍賺一些錢,劉衍也不稀罕。

對於明末的商人,劉衍一向是滿懷戒心的!九邊各鎮許多商戶都是建奴韃子的細作,就算不是細作,也經常向他們通風報信,提供情報,萬曆末年的鐵嶺、開源、撫順、遼陽等地陷落,就是壞在內賊的開門應和上。

劉衍可不希望這樣的命運有一天出現在自己王家莊內。

不過有些商人販賣的貨物又是自己需要的,劉衍經過仔細的考慮後,決定實行審驗制,建立商人市籍制度。

劉衍規定這些商人只許在大盤堡和王家莊外圍修建店鋪,沿著大道兩側買地設店,而且需要拿著自己的戶貼向王家莊百戶所申請市籍開業保證書,登記批准後,方才取得在堡外居住的權利。同時這些商人還要向劉衍交納一定的租稅,才準在城外建立商店,從事商業販賣等經營業務。

這種商人市籍制度曾在明初實行,不過到了明中期、明後期後,這種市籍制度已經名存實亡了。

而且大明各地官商結合的現象非常普遍,可以說官就是商,商就是官,特別是那些東林黨人,更是如此。許多大商人都是官員家族子弟,在朝中甚至有他們的代言人,比如晉商,京商,徽商,就算各地的中等商人,也普遍與當地官吏鄉紳有著密切的聯絡。

劉衍對此更是深惡痛絕,認為這是此時時局崩壞的原因之一。況且大明的商稅非常底,明初就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萬曆十年又有規定,鋪行下三免徵稅契,買價不及四十兩及典價,一概免稅。買價至四十兩以上者,每兩止稅銀壹分伍厘。

所以明朝的商人負擔是非常輕的,再加上官商結合,所以明末的商人勢力高漲,囂張非常,動不動就罷行罷市,以此要挾官府。

劉衍的事業雖然剛剛起步,但是也要防患未來這樣的事情出現,晉商之事更讓劉衍心生警惕,那些商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賣國求榮,其道德之敗壞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所以劉衍要對商人們嚴格管理,每幾個月定期稽核,這事情就交給趙民去辦了。趙民本就是書吏出身,又在王家莊百戶所這麼多年,對這些事情還是精通的。

此外隨著這些商人的到來,也觸動了劉衍的靈感,王家莊各處隨著軍戶人口的增加,對各樣的食鹽、布匹、藥品、茶葉、茶油等日用品需求還是多的,往日只有一些貨郎擔挑些針頭線腦、染料剪勺等小雜貨到堡外販賣,就算是王家莊內也只有萬福油坊等一些店鋪而已,遠遠不能滿足軍戶們的需求。

劉衍打算在王家莊幾里外開闢一個貿易集市,以後方圓的軍戶百姓,每逢一、四、七日等日子,都可挑些農副產品前來趕圩,自己堡內也正好購買一些有用的物質。

見劉衍對自己這樣的態度,那些商人自然不滿,來到王家莊的不可能是什麼大商人,不過他們有能力買地設店,自然有一定的實力。這些商人大多是夏河寨前千戶所各地的鄉紳子弟或是大戶人家出身,一向在靈山衛各地非常吃得開,卻沒想到在劉衍這裡碰了釘子。

劉衍這樣的態度,不可避免得罪了他們與他們身後的勢力,不過他們怎麼想,劉衍卻不屑理會。以現在劉衍手中的兵馬實力,即便是面對靈山衛的一些上官,劉衍也有底氣據理力爭。

只是王家莊現在的人口與財富,卻是一個很大的客源,這些商人們思前想後,還是得按照劉衍的說法去做,老老實實的拿著戶貼申請市籍開業,等待將來的登記批准。

處理完商賈的事情,各哨墩軍也掃蕩了王家莊境內和周邊的賊寇,戰果頗豐。

劉衍隨即在王家莊百戶官廳內擺下慶功宴,召集一眾部下小小的慶賀一番,王芸禾也出席了宴會,一身馬面裙很是秀麗,頭髮也挽成了婦人的盤發,一出場就引來眾人一陣驚歎。

劉衍舉杯相邀,眾人盡興暢飲,酒過三巡之後,許久沒有露面的張耒提杯來到劉衍跟前,笑著說道:“大人,屬下敬你一杯。”

“呵呵,這段時間張總旗辛苦了,軍屯的事情多虧你了。”

自從張耒被劉衍提拔為總旗官,並且任命為王家莊的屯田官之後,便日以繼夜的待在軍屯那邊,帶著大盤堡和周邊火路墩的軍戶們忙於耕種,就連劉衍娶親的時候,也沒能回來,這段時間下來,張耒整個人都暴瘦了一大圈,人也曬得黑了不少。

張耒說道:“此乃屬下本份事,算不得辛苦。只是今日屬下有事要說,可能要掃大人的興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