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緊接著,李繼文便接到了朝廷戰報:原來深入山東各地的清軍兵馬,已經全部聚集到了濟南城下,看樣子清兵是準備圍攻濟南府了!
濟南府城內有德王朱由樞在,還有一眾山東的大員,無論如何也不能有閃失,於是在李繼文接到朝廷戰報的第二天,便收到山東都司轉發下來的兵部急令,命眾人立即整軍趕往濟南府馳援。
當日,李繼文召集靈山衛各部將領議事。
“事情諸位都清楚了,咱們怎麼辦?”
一句怎麼辦,就暴露了李繼文心中所想,胡宗明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大人,我軍剛剛經過血戰,各部都損失慘重,實在不宜繼續進兵,屬下以為:我軍應就地駐防,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再做定奪。”
季先海、唐景明隨後附和,都不同意繼續進兵。而夏河寨前千戶所的王炆鎮、賈洪雨、宋功明則是看向了劉衍,此時章海林已死,雖然劉衍只是百戶官,但是卻已經成了三人眼中的主心骨,都在等劉衍拿主意。
劉衍抱拳說道:“大人,屬下以為濟南府有各地援軍,也不差咱們這一支,所以我就去與不去,結果都沒什麼不同。可是青州城內卻有衡王在,這裡可沒有重兵把守,萬一清兵來個回馬槍,那失陷藩王的罪責,可不是我等能承擔的!”
笑話!
劉衍非常清楚,按照歷史上的記載,由於兵部尚書楊嗣昌誤判德州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傳令山東巡撫顏繼祖率兵扼守,於是造成濟南空虛,現在濟南城內只有鄉兵和萊州援兵一千兩百人守城。
而一萬多清軍卻在多爾袞的率領下繞開了德州,經臨清,渡會通河,直插濟南城下。清軍圍城六十天,明軍拒城死戰,卻沒有一支援軍抵達。僅僅數日之後,濟南城破,巷戰死者無數。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被俘。隨後,清軍“屠城濟南,屍積十三餘萬。”
多爾袞隨即在飽掠後率軍北返,臨走之前還放火焚燒濟南城,整個濟南被焚掠一空。
這樣的局面,劉衍即便再自信,也不認為自己手中的一千人可以守住濟南城,現在去跟一萬多清軍硬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雖然劉衍心中也非常同情濟南城中的百姓,可是沒辦法,這就是歷史的殘酷,劉衍也有心無力,只能在心中道歉,承諾將來多殺清兵為這些死難的百姓報仇雪恨。
此時劉衍將青州城中的衡王抬了出來,頓時讓李繼文等人喜上眉梢,於是當即定下繼續滯留青州城休整的方略。
第二天一早,李繼文便入城拜見了衡王,並且從衡王那裡拿到了一封請求暫緩靈山衛兵馬調動的手書。而後李繼文命人快馬將這份手書送往管轄靈山衛的即墨營。
與此同時,各方的訊息也不斷傳來。
山東各地的明軍雖然都先後接到了馳援濟南城的命令,可是卻畏懼清軍兵鋒,竟然全部敷衍了事,根本不敢前去救援。一連十幾天過去,竟然沒有一支援軍趕到濟南城馳援。
聽到這個訊息,劉衍也只能在夜裡靜靜的哀悼一番,畢竟此時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
劉衍率部在青州城下駐紮的這段時間,再沒有遇到小股的清軍,日子過得很是平靜。
期間劉衍與王家莊一直保持著聯絡,親衛哨的夜不收不斷往返於王家莊各處與青州城。
透過聯絡,劉衍得知曬鹽場、酒坊、肥皂工坊這段時間經營得非常好,收入穩定。各方面沒什麼問題。
另外火器督造處和兵甲督造處的產量也穩步提升中,有了鐵撅山鐵料場的供應,王家莊的兵備產量開始持續增長中。
有了這些訊息,劉衍心中也有了底氣,可是在夜裡,劉衍一個人坐在營地中,依然仰望星空,心中默默說道:“現在的實力還是不夠,快些吧,現在看來,時不我待啊!”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是苗紹臉色陰鬱的快步走來:“大人,操守官李大人讓大人去中軍議事。”
“知道出什麼事了嗎?”
“濟南陷落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