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血戰到底(一)

譚拜之所以會被多爾袞點將,說明其不是清軍裡面的普通將領,其自小修習漢語,對面的明軍唱什麼,他當然知道。看身旁巴牙喇兵很多人臉上仍露出驕橫的神情,他卻對將要來臨的戰事謹慎非常,特別是被多爾袞點將之後。

此時譚拜已經將對面那股明軍,當成自己作戰生涯中最大的勁敵,萬萬不可小視。

譚邦此人在歷史上並不是個普通的角色,滿洲塔喇氏,正白旗人,滿清天聰五年隨從圍困大淩河,祖大壽遣百餘騎突圍而出。譚拜與當時的牛錄章京布顏圖追斬三十餘人,獲馬二十四匹。滿清天聰八年,授世職牛錄章京。

此後幾年中譚拜立功甚多,今年這場清兵入寇中,譚拜隨從嶽託麾下,入牆子嶺,攻豐潤,還攻破明太監馮未成諸軍。

在歷史上,譚拜隨後又率巴牙喇兵屢次立功,先後擊敗明總督趙光蚱、範志完、總兵吳三桂、白廣恩諸軍,以功進三等甲喇章京。順治三年,譚拜擢兵部尚書,從肅親王豪格西討張獻忠,屢破張獻忠兵,順治四年,又調吏部尚書,殲張獻忠。

雖然譚拜現在是八旗滿洲正紅旗巴牙喇營中最慎重,最清醒的一個,不過與大部分滿洲人一樣,他外相併不好,身材不高,不過頎為租壯,一張嘴,就是滿口的黃牙,噁心至極。

此時譚拜身上同樣披著精良的水銀鐵甲,策馬隨在潮水般的清軍陣營中,滾滾向對面的明軍營地逼去。

清軍步騎密密層層逼來,黑壓壓的接號隨風翻滾著,他們越來越近,五里,四里,三里,二里。

在清軍進入二里的距離時,三面潮水般的清軍陣營停了下來,號角聲響起,他們的陣形分開,無數密密麻麻的盾車被推了出來。

那些盾車中,前面一排排盡是那種精良的盾車,有車輪,有擋板,裹著厚厚的牛皮,而且還潑上了水。後面的盾車,則用粗木捆紮在一起,成為粗糙的木盾。

密密麻麻的清軍輔兵、跟役推著數量眾多的盾車、木盾上來,在他們身後,跟著的是黑壓壓的清軍弓箭手。隨後又跟著密密層層的各旗重甲,只見他們左手持大盾,右手上握著粗重的短兵器。最後又是無數胯騎駿馬的清軍馬步甲與巴牙喇兵。他們三面合圍上來,暫時看不出他們主攻的是哪一面。

明軍將士們嚴陣以待,看那些密密層層的清軍盾車,可以想象等會定有一場惡戰,眾人都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清軍又行了半里,如巨雷般響動,一陣陣炮彈的呼嘯,往清軍營地中而去。在這個距離上,安排在夏河寨新軍防線中的五門督標營紅夷六磅炮己經可以打到,只需高高仰起炮口便可,而且夏河寨新軍的將士們還專門為這些大炮疊了一個高臺,使得射程也有一定的增加。

呼嘯聲中,一個個滾燙的數斤重鐵球砸落,紅夷炮的炮彈或是砸進清兵盾車中,或是砸進清軍人群中,在堅硬的地面蹦跳翻滾,直接帶出一條血路。隨炮打出的十幾個小彈更是四下亂竄,一個個清兵慘叫滾倒在地。

清兵的盾車與士兵陣列實是太密集了,想打不中都難。紅夷大炮遠距離密集殺傷效果還是不錯,就是太重了。僅這六磅炮,連炮身在內,火炮全重己經超過了一千斤,長途跋涉較為困難。

督標營那些炮手在自己炮隊隊官的指揮下,從容不迫地開炮、裝填。這些炮手平日在督標營精心供養,平日的訓練也是經常進行。雖然他們的發射成果在劉衍看來還略不理想,不過不可否認,他們是現在大明軍中有數的精銳之士。

每門炮旁的炮手不斷用記差法估算距離,在他們的報數號令聲中,另一個炮手則不斷用曲柄與螺桿調整著炮口。在他們的瞄準射擊下,一輛輛清軍盾車被打爛,陣列中的清將士兵血肉橫飛。

明軍猛烈的炮火,讓前面而來的清軍陣營中起了一陣陣騷動,似乎身旁的盾車絲毫不能帶給他們安全。不過在一眾清軍將領的彈壓下,清軍還是冒著炮火不斷前來,很快便進了一里。

劉衍見狀不由感到有些可惜,其實如果火炮質量過關,每門火炮都有幾個熟練的炮手,那火炮的發射頻率遠高於火銃的射擊頻率。就算夏河寨新軍的鳥銃手使用定裝彈藥,他們打了六銃,火炮其實可以射擊八發。

不過此時的火炮,鑄造工藝比起後世還遠遠還不如,火炮射擊幾輪後就得停射散熱、清理炮膛,否則火藥極易自掀。

特別是紅夷大炮,連續發射不得超過三次,每發射四十發後逆必須暫停一小時,以使炮管冷卻。各方面操作要求都太高,否則極易造成炸膛事故。

本來清軍進入一里內,正是紅夷六磅炮的有效殺傷距離,此時這幾門炮卻是斷斷續續發射,威力大減。

看著仍是密密層層上來的清軍盾車,一直瞪眼瞧著那些紅夷炮手發射的錢樰臉上露出傲然之色,喝道:“虎尊炮準備!”

在他的喝令下,夏河寨新軍防線的五門虎尊炮一齊黑壓壓地調起炮口,與此同時,似乎宣大軍三面防線都傳來此起彼落的喝令聲:“火箭準備!”

“放!”

如一聲聲巨雷炸起,宣大營地三面前騰起一股股濃厚的煙霧,鋪天蓋地的火箭呼嘯著,帶著煙火軌跡,有如驟雨疾風般向整個清軍陣地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