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定州的交鋒(二)

劉衍身披鎧甲,心中也難掩興奮,此戰是自己第一次率部參加會戰,這可是難得的一次檢驗夏河寨新軍的機會,也是增加自己經驗的大好機會。

此時劉衍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左右身旁一眼,自己軍陣的兩側,密密麻麻的都是戰馬與朱漆盔甲結成的友軍陣形,浩浩蕩蕩的火紅旗海似乎看不到邊。

在盧象升的軍陣佈置中,他率領麾下兵馬與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宣府參將張巖所部結成中軍,宣府鎮總兵楊國柱為左翼,山西鎮總兵官虎大威為右翼。劉衍率領的夏河寨新軍為則是作為前軍。

在之前的激戰中,劉衍所部的戰力已經受到盧象升的認可,特備是劉衍所部裝備的精良鳥銃,以及全軍披甲的強悍防禦力,此時盧象升已經能夠將作為第一道的前軍,放心的交給劉衍來指揮。

對面的鑲白旗清兵似乎有正面對決的打算,以劉衍部為前軍主力,眾人都沒有異議,劉衍也無所謂。如此佈置,兩翼與中軍騎兵眾多,夏河寨新軍的兩側與後方都頗為安全,劉衍在軍陣前面,也可放心作戰。

看對面滾滾而來的清兵大部,白色鑲紅旗幟的海洋似乎望不到邊,隱隱可見三杆高高豎立的巨大織金龍旗。劉衍騎在自己的戰馬上,深深地呼了口氣。

這是今年自己出戰後與友軍配合的第一場大會戰,對面是鑲白旗的清兵主力,此戰最終鹿死誰手,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劉衍知道,今天這場戰鬥,自己定會給對面的清兵一個難忘的教訓,他有這個信心!

此時盧象升站在戰車上正居高指揮,極為欣忽地看著前軍劉衍的軍隊,自列陣之後,夏河寨新軍將士就在寒風中嚴整而立,沒有人稍動一下,從百總到小兵,都是不如此。就算看不到他們的神情,也可以想象到他們臉上的鎮定之色。

反觀自己身旁的督標營將士與大同鎮的將士,個個臉上露出緊張的神情,畢竟清兵威名日久,特別是野戰無敵,雖然他們只有五千人,己方有一萬六千多人,前些日還經過一場勝利。不過如此不結車陣,不依屏障,直面與清兵作戰,很多宣大的將士們,還是剋制不了內心的惶恐與不安。

有劉衍的夏河寨新軍在,當真是大明之福!盧象升心中感慨了一下,下令身旁的旗手揮動旗號,立時前軍中軍,左右兩翼,一片的將旗呼應,如林的槍戟升起。

盧象升心中豪情湧起,今日一戰,定要給奴賊一個重重的打擊,讓他們從此以後,不敢再小視大明官軍。他的心神飛往高陽,定州之戰後,自己便可奮起餘勇,再解高陽之圍了。

聽聞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對面的清兵大陣,己經在緩緩推進,他們密密槍林,紅白的旗幟海洋在慢慢變大。己經可以看到他們馬上騎士白色外鑲紅邊的盔甲,還有盔上飄揚的紅纓。

那些清兵一聲不言,只有陣陣沉重的馬蹄踏地聲傳來,氣勢雖然沉悶,但卻有一股勢不可擋的味道。盧象升聽身旁的將士們傳來粗重的喘氣聲,冷哼了一聲,說道:“傳本督號令,迎上去!”

中軍大旗又是舞動,隨著旗號,宣大將士的大陣一頓,四個軍陣合成的大陣同樣緩緩移動起來。無數的三鎮戰士催動自己的馬匹,持著自己武器旗幟控馬前進。各部軍官們的喝令聲不時傳來,讓部下注意保持行軍陣列的嚴整。

在前軍方向,夏河寨新軍三千數百戰士同樣列陣前行,他們無論鳥銃兵還是長槍兵,都將自己的武器持靠肩頭,如牆而進。與友軍軍陣前行數步或是十數步,就要停下整頓一番不同,夏河寨新軍一路前去,軍容軍陣始終保持嚴整。他們數千人行走,只聞一片整齊的踏步聲。劉衍部訓練有素,陣令森嚴,可見一斑。

劉衍策馬行於自己軍陣上,此次作戰,劉衍軍中所有的騎兵己經變成步兵,所有的夜不收和護衛也都裝備了鳥銃,此時全部變成鳥銃兵來使用。統統算起來,軍中約有一千九百人左右的鳥銃兵,分為三排,每排六百人,另外一百多人作為後備兵員,跟在後面,如此就展開了一個極大的正面。

三排鳥銃兵的後面,又是三排的長槍兵或是刀盾兵,餘下的旗手、傳令兵、鼓手們,則變成了劉衍的中軍。對劉衍的軍陣安排,盧象升,楊國柱等人頗為憂慮,認為劉衍軍陣過於單薄,僅僅六排將士,恐怕有被清軍突破的危險。而且現在劉衍軍中的火炮等物,己經安排到兩翼去了,更是分散了夏河寨新軍的火力。

劉衍則是堅持自己的軍陣安排,認為只有這樣的陣型才可以最大發揮自己鳥銃的威力,他估計清兵承受不了自己三排鳥銃的打擊就有可能崩潰,就算不崩潰,自己還有三排的長槍兵,還是抗得住的,這樣的軍陣安排,最合適不過。

在劉衍的堅持下,盧象升也贊同了劉衍的陣勢安排,反正中軍兵力多,如果劉衍部不濟,安排援兵還是來得及的。

從空中望下去,兩邊黑壓壓的旗海在慢慢靠近,最後,雙方在距離各自一里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麼近的距離,雙方的情況都是看得清清楚楚,在清兵大陣中,一杆最大的織金龍旗下,鑲白旗旗主多鐸身披鎏金盔甲,威風凜凜地騎坐在一匹駿馬上。

看清楚對面明軍的佈局後,多鐸不可剋制地爆出一陣冷笑:“久聞盧象升善於用兵,此戰竟如此愚蠢輕敵?”

他看得很清楚,明軍的中軍及兩翼都沒有問題,不但各由一個總兵率幾千騎兵護衛,還有大量的火炮。如果己方攻擊他們的兩翼及中軍,確實難以討到好處,不過前軍……

那裡只佈置了劉衍的幾千兵,而且只排了六排,三排火銃兵,三排長槍兵。難道盧象升面對自己率領的數千精銳,還有心託大?

就算明軍前軍的火器再厲害,那薄薄三層火銃,能擋住自己軍中犀利的弓箭手,還有死兵、銳兵們的下馬結陣衝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