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一邊吃著肉包子,一邊命人在新一鍋玻璃熱液中加大了食鹽的投放量。不過食鹽放多以後氣泡倒是減少了,但是卻讓整個玻璃液乳化了,做出來的玻璃杯變得不再透明,變得像是後世的磨砂玻璃似的,讓劉衍大失所望。
劉衍皺著眉頭想了好久,決定還是維持原來的食鹽投放量,但是增加攪拌的工序!
於是劉衍命人立即去城中找鐵匠,緊急打造了幾十根鐵棍子,讓工匠們在玻璃液冷卻前,要不斷的攪拌坩堝中玻璃熱液,把玻璃熱液中的泡沫儘量攪拌冒出,然後才加入食鹽做澄清劑。
在加入了攪拌程式後,劉衍指揮工匠們將這一鍋玻璃倒出模壓。當一個嶄新的玻璃杯做好之後,劉衍驚喜地發現玻璃杯中的氣泡基本沒有了,得到了一個晶瑩剔透的圓底玻璃杯。
看著這個完全透明基本無色的玻璃杯,劉衍感覺大筆的銀子在朝自己揮手。
宋灌和史四升等人更為震驚,紛紛歡呼了起來。
不過劉衍卻出乎意料的拿起玻璃杯,然後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將被子摔在地上,隨著一聲清脆的玻璃碎裂聲,劉衍看著錯愕不已的眾人,冷冷的說道:“你們要記住,這玻璃杯在本官這裡不算什麼,隨手就可以製作許多出來。可是要拿到外面去,卻可以換來真金白銀,同時也可以將你們的性命一併換走!”
“既然你們都知道保密規定,任何人不得洩露玻璃的製作流程,不得洩露玻璃的原料,不得洩露燒製玻璃的溫度、工序等等。從今日起,玻璃工坊實行連坐制,一人洩密,整組工匠全部開除,並且抓捕下獄,生死不論!”
眾人看著渾身散發出殺氣的劉衍,頓時嚇得連連點頭,就連宋灌也是一聲都不敢說。
隨後劉衍便安排宋灌、史四升先燒製一些玻璃製品,就燒製玻璃酒杯,然後配上精美的木匣子,先期做出二十套來。劉衍準備將這二十套玻璃酒杯當做禮品送出去,先為自己的玻璃工坊開啟銷路。
首先,山東巡撫顏繼祖、山東總督盧象升、山東總兵劉澤清三人那裡,劉衍肯定是不會怠慢的,給他們每人送了一套玻璃酒具。
隨後劉衍又派人給盧象升的親將盧懷英,以及即墨營遊擊將軍李繼文、胡宗明三人各送去了一套玻璃酒具,另外劉衍還給他們三人多備了幾套酒具,委託他們三人幫忙送出去,幫自己宣傳宣傳。
至於剩下的幾套玻璃酒具,劉衍便全都交給了宋功明,讓他想辦法送出去招攬生意。
劉衍一番操作之後,不但贏得了幾位上官的稱讚和歡喜,而且也的確開啟了銷路,靈山衛出產精美玻璃製品的訊息不脛而走。
沒幾天就有人專程趕到靈山衛城,購買劉衍的玻璃器具,大多數都是來買酒具的。先是每天一、兩個人來買,然後每天有三、四個人來,最後玻璃工坊竟一天能賣七、八套玻璃酒杯。
到了後面,靈山衛以及周邊府縣的富商們也開始購買劉衍的玻璃酒杯。
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裡,劉衍的玻璃工坊就賣掉了二百九十六套玻璃酒具,三十五套玻璃茶具,其餘各式玻璃製品四百多件。
劉衍給玻璃酒具的定價是八十兩銀子,玻璃茶具的定價是七十五兩銀子,其餘各式玻璃製品的價格不等,共分為五個等級,從十五兩銀子到六十八兩銀子都有。
這樣的銷量算下來,刨去燒玻璃的成本,玻璃作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賺了兩萬八千多兩銀子。
如此巨大的收益,玻璃工坊一經投產,收益就直逼曬鹽場,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玻璃工坊將成為靈山衛又一大財政來源。
於是劉衍開始擔心玻璃配方外洩,為了防止玻璃產業的配方外洩,劉衍著手在生產環節層層設計,爭取將洩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劉亞一開始就把燒玻璃的燒窯和投料工序細分為六個步驟,每個步驟交給不同的人去操作。而且劉衍也不告訴操作投料的工人他操作的是什麼材料,只讓他知道材料到了就按重量投入坩堝。而原材料採購人員也只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材料,不知道這些原材料怎麼用。
如此便形成了若干條生產線,彼此之間互不干擾,自然大大降低了洩密的可能性。
在玻璃工坊中,除了劉衍之外,知道燒製玻璃所有秘密的人,也就只有史四升、宋灌和幾個工匠頭領,劉衍將他們的家眷全部接到了靈山衛城內,安排房屋居住,每月發給安家費,讓幾人感激涕零,劉衍料想他們也不會洩密,否則後果是什麼,他們應該想得到的。
如此一來,如果有誰想搞到劉衍的玻璃配方,就要買通所有玻璃作坊工人和所有原材料採購人員,這是極難的。如果說技術從保密到擴散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話,劉衍希望這個擴散的日子儘量晚一些到來,以便讓劉衍的利益最大化。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