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如果將來劉衍被歷史大勢推著走到了大明朝廷的對立面,盧象升和顏繼祖二人百分之百會率軍前來討伐,到了那個時候,劉衍豈不是為自己培植了兩個強大的敵人?
所以一切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幫忙可以,但是毀家紓難卻不行!
盧懷英說道:“看來督臣猜測的不錯,劉遊擊這裡也很困難啊。所以,督臣派我來,是想向劉遊擊取取經,看劉遊擊是如何籌集錢糧的。”
劉衍想了許久,權衡著要如何與盧懷英說起。
看著思索的劉衍,盧懷英也沒有催促,只是安靜的坐在一旁等待著。
許久之後,劉衍說道:“其實我籌集錢糧的辦法也沒有什麼稀奇的,不過是籌建了幾個工坊,賺了一些銀子,然後用這些銀子開墾軍屯,安置了治下的軍戶百姓,等到軍戶百姓們有了收穫,我手中便有了糧草,如此便勉強維持了數千新軍的規模。”
劉衍手中有曬鹽工坊、肥皂工坊、酒坊和玻璃工坊,以盧象升的能力,肯定已經有所耳聞,劉衍即便想要隱瞞也是瞞不住的,所以索性虛虛實實的說出來。
當然,太過具體的情況,劉衍自然是不會說的,也沒有必要說出來。
盧懷英聽完思索許久,感嘆道:“劉遊擊大才,不但有治軍的才能,還懂得貨殖之道,可惜督臣沒有這樣的才能,看來督臣和顏撫臺想要籌集錢糧,還要另想辦法了。”
劉衍也跟著嘆息起來,至於盧象升和顏繼祖想什麼辦法,自己就管不了了。
盧懷英在劉衍這裡待了足足兩個時辰,二人討論了許多,劉衍也給出了不少實在的建議。
比如劉衍建議盧象升可以清查各地的貪官、不法商賈和士紳,可以抄他們的家,用這些人的錢糧來養兵。
盧懷英聽完面露難色,這樣的手段雖然簡單直接,也行之有效,但是以盧象升的脾氣,多半是幹不出這樣的事情。
“那我便沒有辦法了。”
最後盧懷英懷著沉重的心情辭別劉衍,臨行前,盧懷英說道:“劉遊擊跟張參將等人的衝突涉及的人數太多,是隱瞞不住的,所以我想了一下,還是由我稟報給督臣,也好幫劉遊擊說一說。”
劉衍自然明白,笑著說道:“盧大哥稟報好了,我是無所謂的。”
“那就好。”
八天之後,盧懷英風塵僕僕的回到了濟南府城,回到總督府內,便徑直來到盧象升的書房內。
盧懷英顧不上喝口水,便將自己與劉衍的對話重複了一遍。
盧象升聽完長嘆一聲,說道:“將那些貪官、不法商賈和士紳全部抄家,家產充作軍資,這還真是劉衍的行事風格,可是本督卻不能這樣做。”
盧懷英說道:“督臣,屬下倒是覺得,劉遊擊的建議可以試一試。此舉比籌建工坊的辦法簡單得多,籌集錢糧的速度也要快許多。”
“不可!”
盧象升斬釘截鐵的說道:“現在朝中上下對本督不滿的人很多,兵部尚書楊嗣昌更是視本督為仇敵,本督要是如此做的話,楊嗣昌等人勢必會群起彈劾本督。本督丟官去職事小,山東局面無人支援事大,本督不可以冒險!”
盧懷英嘆息搖頭,說道:“如此,督標營何時才能整編完成?”
盧象升則是神色堅毅的說道:“本督就算砸鍋賣鐵,也要辦成此事!明日,本督便去各處富商士紳處賒借錢糧。”
盧懷英明白自己勸不動盧象升,於是便提及劉衍與張友勳爭鬥的事情。
盧象升聽完愣了許久,然後搖頭說道:“劉衍性格太過強硬,如此將來是會吃大虧的。”
“督臣,此事如何處置?”
盧象升思索了片刻,然後說道:“本督給參將張友勳寫一封手書,算是給張友勳等人的一份警告,讓他們不要再與劉衍為敵。”
“至於劉衍,本督也會去書提點一下,讓他以後行事多想後果,不要恣意行事!”
盧懷英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如此,劉遊擊的日子要好過許多了吧?”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