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衍抱拳說道:“督師英明,只是此事必須要辦得嚴密,最好是有得力之人與劉國能接觸。另外劉國能送出來的情報,督師也要嚴加推敲,以防劉國能送來假情報混淆視聽。”
“嗯,這是自然。”
二人又商議了一會兒,劉衍便告辭離去。
回到新軍大營之後,劉衍先是處理了一些日常軍務,然後陷入了沉思。
今天與楊嗣昌的一番對話,讓劉衍意識到情報之事對於軍隊來說,可謂是至關重要,可是現在的新軍還沒有專門的情報機構,各部對於戰場情報的來源,依然是依靠於夜不收。
雖然新軍夜不收也非常的得力,但是資訊的來源面過窄,而且太過依賴於敵軍的俘虜,搜尋情報的不確定因素太大了,而且非常容易被敵軍借力打力,用虛假情報扭轉戰局。
“看來有必要籌劃一個專門的情報系統了!”
劉衍一個人坐在中軍大帳內,盯著懸掛在側面的輿圖,思索道:“眼下新軍兵力越來越多,我面臨的戰事規模也越來越大,對於情報的依賴程度更是急速增長,光靠夜不收已經不行了,必須要建立類似於錦衣衛,或者後世國~安一類的機構。”
劉衍思索了許久,只不過現在戰事緊迫,籌建情報機構的事情,也要等到凱旋迴去之後再說了。
“回去之後,可要留意合適的人才,或者是招攬,或者是培養,一定要儘快提拔幾個情報方面的人才了。”
與此同時,楊嗣昌也待在中軍大帳內謀劃著,此時正寫著一封親筆信,洋洋灑灑數千言,寫完之後用火漆封好,然後叫來幾名精銳夜不收,將書信交給他們。
“這封書信事關重大,你們定要叫到劉國能將軍手中,人在信在,不得有誤!”
“是!”
幾名夜不收離開之後,楊嗣昌心中的緊張感絲毫沒有減少,不知道劉國能是否能收到自己的書信,將來傳回的訊息是否真實,一切都是未知數。
直到三天後。
在這三天時間裡,明軍各部只是圍困瑪瑙山,並沒有調集兵馬攻山。瑪瑙山以及方圓數十里風平浪靜,但是尋常人不知道的是,在這看似風平浪靜的氣氛下,卻隱藏著驚濤駭浪。
第四天黎明時分,明軍各部的夜不收好像是發了瘋一般,開始在瑪瑙山四周瘋狂搜尋,任何途徑瑪瑙山的行人,都要被明軍斥候嚴加盤查。
同時,明軍夜不收還開始向外圍搜尋,一隊又一隊的明軍夜不收策馬馳騁在各處,幾乎將瑪瑙山方圓數十里完全遮蔽起來。
劉衍也接到了楊嗣昌的命令,於是將指揮使許銘找來,說道:“楊嗣昌這是得了內應的訊息,肯定是在尋找張獻忠所部的隱秘糧道。”
許銘詫異的說道:“流賊大軍都被圍困在瑪瑙山上了,他們竟然還有糧道?”
“不管是張獻忠還是革裡眼、過天星等人,都是橫行西北、西南多少年的悍匪,他們都有著過人的本事,切不可小看天下人物!”
劉衍說道:“雖然流賊大軍被圍困的瑪瑙山中,東路、西路、南路三條大路都被各部封鎖起來了,可是瑪瑙山有多大?不下方圓上百里,期間大大小小的山道不計其數,只是絕大部分都無法通行大軍罷了。”
“可是這些羊腸山道卻可以傳遞訊息,可以輸送錢糧補給,我軍封鎖再嚴密,也只能望洋興嘆。”
許銘說道:“屬下明白了,賊寇張獻忠是透過這些小路運輸錢糧,他的運糧隊也從這些地方上山,只是我軍尚未找到。”
“沒錯!”
劉衍說道:“不過我應該猜到了大概的方位,你帶著騎兵營的將士,去瑪瑙山的北面巡視,那邊應該就是流賊大軍運糧隊的活動範圍。”
“可是北面沒有上山的大路啊。”
“是啊,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被我軍各部忽略!”
許銘當即明白,急忙前去調集兵馬。
“希望許銘能早些得到訊息!”
瑪瑙山之戰在歷史上也頗為有名,楊嗣昌就是藉助內應提供的訊息,裡應外合拿下了瑪瑙山,贏得了此戰。
此時雖然有劉衍的加入,但是歷史的車輪也並沒有偏離太遠,楊嗣昌依舊將取勝的希望放在內應上。
“只是此番楊嗣昌將希望放在了混將賺軍上面,就不知道那劉國能提供的訊息,能否讓楊嗣昌賺到這支運糧隊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