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九章 編組

原本按照明神宗的意圖是要立朱常洵為太子的,但是卻引得朝中大臣的抗爭,最終迫於朝臣的輿論壓力,明神宗才勉強同意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

於是明神宗為了報復文官實力,挺擊案、移宮案與紅丸案接踵繼起,使朝臣捲入這種沒完沒了的宮廷紛爭的漩渦之中。

同時由於朱常洵的太子夢不能如願,神宗便在經濟上給常洵以補償,不僅破例大行賞賜,對於福王莊田、食鹽、商稅等要求,無不一一應允,也無不朝報而夕可。

萬曆二十九年,明神宗封朱常洵為福王,為他操辦婚禮費用高達三十萬金,在洛陽為他修建壯麗王府,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費。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福王要求賜田四萬頃,由於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供賜予,只好減半。福王來到洛陽就藩之後,派遣府中官役,到處圈佔土地,千方百計搜刮民脂民膏,大肆聚集財富,號稱福王金銀富甲天下!

由此,福王朱常洵過著紙醉金迷、窮奢極欲的生活,寧可讓糧食糜爛在糧倉中,寧可眼睜睜地看著成千上萬的饑民活活餓死,也不肯拿出一粒賑濟貧苦百姓。因而,激起民眾的強烈憤慨。

可以說,洛陽城周邊的百姓對福王朱常洵非常憤恨,特別是那些被福王府搶佔了土地的流民,更是恨不得活剝了朱常洵。

於是李自成在指揮各營掃除洛陽外圍的障礙之後,便在李巖、顧君恩的獻策下,作出了攻打洛陽的決策。

隨後大隊的流賊斥候開始向洛陽方向挺進,從最開始的小心探查,到後來的極度囂張,甚至三、五個流賊斥候,就敢在洛陽城近郊招搖過市,根本不把城中守軍放在眼裡。

但是即便如此,福王朱常洵依然對如此危局視而不見,每日飲酒作樂,與美女淫~亂取樂,完全就是一副準備醉死溫柔鄉的架勢。

此時的洛陽形勢已經危如累卵,除了福王朱常洵之外,許多人都看在眼裡。

當時在洛陽城內公幹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就是其中一人,呂維祺深感形勢之嚴峻,於是在幾次登門,卻見不到福王朱常洵的情況下,寫了一封親筆信,託人送入了福王府。

在信中呂維祺寫道:“三載奇荒,亙古未聞。村鎮之餓死一空,城市皆殺人而食。處處土賊盤踞,加以流賊數十萬陰相結合,連破魯山、郟縣、伊陽三縣,又六日之內,連破宜陽、永寧二縣。賊勢洶湧,窺洛甚急。無堅不破,無攻不克。且饑民之思亂可虞,人心之瓦解堪慮。況撫臺大兵無一至,雖有操、義二兵,亦無糧餉,及城頭垛夫又皆鬼形鳩面而垂斃者。城中一無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

呂維祺希望福王朱常洵能夠敦促河南巡撫李仙風,命其急派兵馬來洛陽加強城防;並且建議福王朱常洵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著想,拿出錢糧來解決城內守軍的糧餉。

呂維祺以宜陽、永寧二城失陷為借鑑,說兩座城裡的宗室官紳,悠悠忽忽,靠天度日,一籌不劃,一錢不捨,一言不聽,今雖噬臍,悔之何益?希望朱常洵不要充當眼光短淺的守財奴,最後落到噬臍無及的地步。

可是,要錢不要命的朱常洵卻根本聽不進去,看完了呂維祺的親筆信,便直接撕掉,當眾一眾下人的面,大罵呂維祺危言聳聽、譁眾取寵。

“洛陽城是什麼地方?是古之神都!區區李自成也許可以打下些許縣城,可他要想打下洛陽城,還差得遠!”

朱常洵身體肥胖,大聲怒吼了一陣便覺得氣不夠用,呼哧帶喘的坐了下來,兩旁的美女急忙過來,又是順氣又是擦汗的,朱常洵這才平復下來。

“派人告訴那個呂維祺,讓他辦完事,早點滾回南京去,不要在洛陽礙本王的眼!”

“是。”

呂維祺收到福王朱常洵的回話之後也傻了眼,自己明明的一片忠心,到最後卻被臭罵了一頓。

最後呂維祺灑淚離開了洛陽城,在返回南京的路上遇到流賊斥候,呂維祺與隨行十幾個僕人全部被殺,屍體被流賊斥候用繩子拖拽著,一路數里下來,全都被拖拽得不成樣子,白骨森森不成人樣。

此時李自成率領流賊數十萬大軍向洛陽聚集,一時間整個河南風聲鶴唳,洛陽城周邊的百姓紛紛出逃,許多百姓都被四面八方合圍上來的流賊兵馬攔住,隨即便被裹挾為流民,全部送進老營中。

數日之後,河南府總兵王紹禹率劉見義、羅泰二副將赴援,三人率明軍八千人日夜兼程抵達洛陽城外。

隨後總兵官王紹禹派人送入公文,要求率部入城協助守禦,但是福王朱常洵聞訊卻派人通知洛陽知府,不許援兵入城,理由是城中錢糧不足,無法供應這八千援兵。

總兵官王紹禹收到回覆大怒,隨即率部強行入城,卻被福王府的監守太監當眾斥責。

不得已,總兵官王紹禹只好退而求其次,在賄賂了監守太監之後,只率領自己的本部兵馬三千人入城,而劉見義、羅泰二副將則被留在洛陽城外,率五千兵馬駐紮在東關。

兩天之後,李自成率領流賊主力殺到,數十萬流賊大軍合圍洛陽城,偌大的洛陽城隨即與外界斷絕了聯絡。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