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放血

隨後眾人前往五道嶺實地勘察了一番,還去了臨近的大興堡與東青堡等處,甚至還遠到筆架山一帶巡視。

筆架山作為明軍從海上運糧的中轉之地,這裡警戒極嚴,不但筆架山一帶駐防了大量的遼東本地兵馬,遠處的海面上也不時有大明水師巡弋。

此時眾人站在筆架山的一處山坡上,遠眺海面,只見依然有大批海船從遠處駛來,準備停靠在碼頭上。而碼頭四周,大批的民夫和遼東本地明軍頂著烈日忙碌著,將堆積在碼頭上的糧草和各種輜重灌車運走,一幅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遠處大海波濤洶湧,海濤不時拍打在礁石上,濺起陣陣銀花,很多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官將。臉上都露出驚駭的神情。

此時隨著明軍各路兵馬出關參戰,遼東戰局的天平開始向大明一方傾斜。此時杏山、松山等處相繼解圍,只有錦州還在清軍的包圍之下。

在今年五月聲援斷絕前,祖大壽曾遣一卒向朝廷報告,言城內糧食足以支撐半年,而材薪則有不足的軍情。現在還沒到半年之期,以祖大壽的能力,再加上城內兩萬多守軍,錦州在短時間內應該是丟不了的。33

於是在劉衍的強烈建議下,洪承疇下令各路明軍暫時駐守在筆架山,一面囤積錢糧補給輜重,一面徵調民夫,立即開始修築虹螺山和五道嶺的後路防線,先將大軍的後路穩住守好,然後再揮師北上馳援錦州城。

對此,楊國柱、王樸、曹變蛟等人都覺得沒什麼問題,如此國戰穩紮穩打才是正理。

馬科、唐通等人也不好說什麼,只有吳三桂漲紅了臉,見錦州已經近在咫尺,但是大軍卻依然要等到後路防線完工才肯北上,幾番要開口反駁劉衍。

洪承疇見狀急忙以目示意,待到劉衍等眾將各自返回營中,洪承疇才將吳三桂叫到中軍大帳內,少不了一番好言寬慰,同時也許諾,只要虹螺山、五道嶺的防線有了眉目,便會派兵立即馳援錦州城。吳三桂這才怏怏不樂的返回營內。

當日,洪承疇就命一眾幕僚招募民夫,前往虹螺山與五道嶺,具體的挖壕、築牆等煩累的工作,自然是隨軍民夫丁壯,還有一些遼西當地軍戶負責,由於人力充足,所以進展也算迅速。

曹變蛟與王廷臣也各率兵馬前往五道嶺駐防,劉衍也派前營都指揮使、遊擊將軍陳勳率部進駐虹螺山,並且從洪承疇的中軍大營領走了不少小佛郎機炮和百子銃等火器。

虹螺山上,來自天南地北的民夫雲集到這裡,在烈日下辛勤勞作著,而且從關內到關外,一路上還有絡繹不絕為大軍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總數部下數十萬人!

這些民夫們也是有工錢的,按照大明修邊牆城堡工役價錢來算,大概是每日給食米銀一分,鹽菜銀五厘,遼東沒打仗的那些軍戶青壯也是如此。

只不過朝廷發下的這點銀子,按現在物價來說,民夫們一般都是吃不飽的,還每日累死累活的勞作,非常辛苦。

劉衍在巡視了虹螺山防線的工地後,見這些民夫都沒有什麼幹勁,工程進展很慢,心中也非常焦急,畢竟時間不等人。

於是劉衍下令前營的輜重兵每日要多做些飯食,青萊鎮新軍的伙食遠比一般的明軍要好,每天都有葷腥,主食管飽。除了朝廷發下的糧草外,劉衍還讓商會的商賈組織大規模的馬隊,源源不斷的向前線這邊運送物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醃肉和糧食。當然,這筆花銷自然也要劉衍自己支付,不過為了能讓新軍將士吃好吃飽,劉衍也豁出去了。

此時輜重兵們忙個不停,很快大摞的大餅便做好,還有一鍋鍋的肉湯在火上翻滾著,濃郁的香氣不時飄出,看得一旁等待的民夫軍壯垂涎欲滴。

“老天爺啊,別處官軍吃的都是豬食,而且還時常吃不飽,這些山東兵為何能頓頓吃這麼好,難道朝廷的錢糧都發給山東兵了?”

“你懂個屁!那是因為人家山東兵的上官好,想辦法搞來的這些肉食。要不然為什麼山東兵的戰力強,就連奴賊也不是對手?”

“我可是聽說了,山東鬧饑荒的時候,只有青萊鎮人人有飯吃,這樣的災年裡,竟然沒餓死一個人!”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你看那些青萊鎮新軍官兵,一個個紅光滿面的,比城裡那些士紳還要好看。真想到青萊鎮去過活,那才是人過的日子!”

劉衍站在旁邊,聽著那些排隊打飯的民夫議論著,心中也湧起一股自豪感:“這幾年的辛苦終歸是沒有白費!”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