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章 銀幣

宋功明來了興趣,問道:“總鎮有什麼辦法?”

嶽明壓低了聲音,說道:“總鎮直接規定,一兩銀幣兌換一兩碎銀、銀錠,銅錢的話,一兩銀幣兌換一千銅錢。這是固定下來的兌率,任何人不得變更。”

“至於民間的黑市,時間一長必定是銀幣價格高居不下,總鎮已經命錢莊囤積大量銀幣,一旦發生不法之人囤積銀幣的事情發生,錢莊便會投放至少五十萬兩銀幣衝入青萊鎮四府之地,將銀幣價格打壓下去,讓那些賊人血本無歸!”

宋功明震驚不已,雖然知道眼下青萊鎮財力雄厚,光是商部每月的純利就有幾十萬兩銀子,可是劉衍如此大手筆,還是讓宋功明心中大震。

“就怕到時候總鎮與那些賊人較量,卻苦了百姓。”

“放心吧。”

嶽明說道:“如果真的苦了百姓,事情反倒是簡單了。”

“哦?”

“總鎮對我說過一句話:與賊人較量需要手段和證據,與叛賊較量,只需要名單。如果真的有賊人為了一己私慾,大肆掠奪百姓財富,擾亂民間秩序,總鎮絕不會有耐心與之周全,直接就出兵圍剿了。”

二人放下手中的銀幣,嶽明對管事說道:“立即送到總兵府。”

“是。”

很快,管事帶人裝車上路,將這一箱子銀幣送到了劉衍面前。

此時劉衍正在與商會會長王靖談事,見到送來的銀幣,劉衍笑著開箱,拿起一枚來:

“泰山看看,這便是鑄造好的銀幣,如何?”

王靖也拿起一枚仔細看了起來,然後說道:“如此精美的銀幣,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早年間,老夫也見到過一些泰西銀幣,都是從江南那邊流透過來的,不過泰西銀幣做工粗糙、重量不一、樣式繁多,其實與咱們大明的碎銀子是一個性質,用起來非常不便,民間也不將其視為銀幣,全都當成碎銀子用了。”

泰西就是此時大明對歐洲各國的總稱,此時大明對待西方的態度,並不像後世滿清那般諂媚,因為此時大明雖然已經風雨飄搖,但是從社會發展水平來講,絲毫不比西方差,甚至在人文、政治體制、造船、農業技術、醫藥水平等方面,大明還是領先西方的,就算是火器上,也是各有千秋。

與後世滿清全方位落後於西方,被人家輪番吊打不同,大明即便到了瀕臨亡國的時候,依然在料羅灣擊敗荷蘭人,在沿海一帶擊敗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

要知道在眼下這個時代,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才是西方霸主,卻依然被大明擊敗,甚至葡萄牙人還被打得賠了款。至於英國、法國、德國等清末列強,此時還都是“泥腿子”。

劉衍聽王靖說起歐洲銀幣,頓時來了精神,問道:“還有這事?泰山知不知道,江南那邊是什麼人與泰西人做生意?”

王靖說道:“這就不太清楚了,都是商

賈之間的傳言,老夫也沒見過。只是說福建的鄭一官為首,帶著一大幫海商壟斷了與泰西人的貿易,具體細節就不知道了。”

鄭一官就是鄭芝龍,此時就盤踞在福建一帶。

而早在1633年,也就是崇禎六年的時候,鄭芝龍就率部在福建沿海擊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金門海戰。

從此戰之後,海氛頗息,通販洋貨,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鄭芝龍盡以海利交通朝貴,\"八閩以鄭氏為長城\"。至此,鄭芝龍的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大泥、浡泥、占城、呂宋、北港、大員、日本、孟買、萬丹、舊港、巴達維亞、麻六甲、柬埔寨、暹羅等處。

此外鄭芝龍的軍力也很強大,在重金的打造下,鄭芝龍組建起一支由漢人、日本人、朝鮮人、南島各族,甚至是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的軍隊,兵力高達二十萬人,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戰船組成的船隊!

此時劉衍陷入了沉思,山東距離福建太遠,否則自己還真想與鄭芝龍聯絡一番,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別的,儘早接觸總是好的,畢竟海洋貿易可是一個聚寶盆,劉衍自然看著眼紅。

之前劉衍還從朝廷索要了大批的造船工匠,現在全部安頓在靈山衛那邊。劉衍卻並沒有立即開始大規模造船,不是錢糧跟不上,而是目前來講,造出一支商船隊也沒用,因為此時大

明對外的海上商路全都被鄭芝龍壟斷了。

誰想與外國進行遠洋貿易,都要向鄭芝龍上貢,否則便會被鄭芝龍的艦隊擊沉。如此一來,除了鄭芝龍的商船隊之外,其他人基本上的無利可圖的,久而久之也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出海貿易了。

“這種局面必須扭轉!”

劉衍在心中暗道,眼下錢莊與銀幣的事情完成佈局之後,要儘快消化兗州府、登州府,讓青萊鎮的實力更進一步,然後劉衍便準備放眼整個山東了。

“只有根據地夠大、夠強,我才有資本與天下英雄爭鋒!”

「感謝書友曹、無聊的月票,東仙在努力碼字中,為大家寫出更好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