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

明軍各部原地休整了兩個時辰,隨後洪承疇不敢在曠野之中紮營過夜,督促著各鎮兵馬繼續北上行軍。

此時天色漸晚,從四面八方策馬而來的流賊騎兵卻越來越多,甚至到了黃昏時分,洪承疇聽聞為大軍斷後的寧遠鎮奏報,已經可以遠遠望見流賊步卒大軍的蹤跡,那幾乎遮天蔽日的塵土狼煙,讓軍中最為精銳的寧遠鎮將士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甚至吳三桂連殺十幾人,才彈壓住躁動的軍心。

“流賊有多少兵馬?”

洪承疇此時已經放棄了馬車,而是與督標營將士一起策馬行進,連續高強度的行軍,讓洪承疇很是吃不消,卻只能咬牙堅持。

一旁,前來稟報訊息的一名寧遠鎮遊擊將軍說道:“啟稟督臣,流賊兵馬無邊無際,無法估算具體兵力。只是我部夜不收回報,發現了流賊中營、左營、前營、後營、火器營的戰旗,甚至還發現了李自成大順王的大纛!”

聽到這裡,洪承疇

的臉色頓時紅潤了起來,甚至呈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紅色。

好半天,洪承疇才緩了一口氣,揮了揮手,打發那個遊擊將軍回去覆命。

此時,洪承疇的心中早已經翻江倒海,暗道李自成真是看得起自己,竟然集中所有兵馬、上百萬的大軍前來突襲自己,當真是下了本錢!

“怎麼辦?”

洪承疇此時當真希望有奇蹟出現,劉衍能夠率領山東的十幾萬精銳兵馬出現在自己面前,然後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摧枯拉朽將李自成的百萬大軍蕩滅,然後洪承疇與劉衍一同凱旋迴京,享受萬千榮耀。

可是殘酷的現實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一刀刀將洪承疇的心臟刨開,用痛徹心扉的感覺告訴洪承疇,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自己現如今只能以手中的十一萬飢餓兵馬對抗百萬賊寇!

“傳令各部,加快速度,明日入夜之前,必須抵達忻州城!”

忻州東倚太行山,西臨黃河,南接太原、陽泉、呂梁,北鄰朔州、大同,自古便是山西重鎮,城池堅固、庫存豐厚,正因為如此,所以洪承疇才會選擇忻州作為臨時落腳點。

相傳當年漢高祖劉邦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脫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匈奴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老城“跨西崗而城,崗占城之半,是為九龍之塬”。大明萬曆二十六年十

月,忻州城牆修竣後,共有四座城門,連同洞門八座,洞門城門重重相對,彼此相通。

“鳩工庀材,始建於同治七年四月,迄於同治九年十月,前後將及三年,修繕完竣。於是,雉垛斯偉,樓櫓崇煥。”

忻州老城平面近似方形的多邊形,城池周長九里零二十步。城垣依坡順勢蜿蜒起伏,呈曲線形。城垣內邊四面均為緩坡形,遇有敵情,軍民蜂擁而至城牆端。城垣西北角為鈍角,東南角的城垣高度最低,這是“天不滿西北,地不平東南”在城市建築上的體現。

忻州城的北門為“拱辰門”,南門為“景賢門”,東門為“永豐門”,西門為“新興門”。

洪承疇率領明軍各部日夜趕路,趕到忻州南面景賢門的時候,各鎮兵馬已經疲憊不堪,上到各鎮的總兵官,下到普通的明軍士兵,在連日飢渴行軍,同時還要警惕流賊突襲的情況下,早已經沒有了出發時候的意氣風發,此時就如同一支龐大的乞丐隊伍,哪裡還有官軍的樣子。

洪承疇望著巍峨的城池,不禁長出了一口氣。

不知道是流賊大軍集結速度太慢,還是官軍各部的行進速度太快,此時流賊各部還沒有合圍上來,這讓洪承疇心中既高興,又緊張。

同時,忻州的情況也比洪承疇預想的要好,城池雖然被流賊攻陷,可是流賊兵馬似乎只是劫掠了一番就撤走了,並沒有派兵駐守。此

時城中經過官軍先頭兵馬的搜查,並沒有發現流賊的守軍,各處的府庫之中竟然還存留一些糧草,雖然不多,但也能讓各部將士吃上幾頓飽飯了。

進入城中,洪承疇先是派督標營的兵馬張貼安民告示,然後命左光先部接管城防,其餘各鎮兵馬抓緊時間休整。

另外,洪承疇還派人在城中搜羅糧食,並且徵召青壯男丁備用。

如此,忻州城內頓時亂成一團,原本洪承疇下達的命令是按照十稅四的比例蒐羅百姓手中的存糧。

可是各鎮兵馬在執行的時候,卻根本不理會這些條條框框,城中百姓在流賊兵馬劫掠的時候,就千方百計的藏糧食,現在面對官軍,卻又要被全部搶走,如何肯罷休,於是紛紛鬧僵起來。

洪承疇聞訊大驚,急忙斬殺了幾個鬧得過分的兵卒,又關押了幾個領頭鬧事的百姓,這才暫時平息了事態。

可是第二日一大早,洪承疇便接到左光先的急報:流賊主力抵達城外,正在部署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