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黃松峪一帶遍佈明軍夜不收,敵軍精悍非常,我軍斥候無法靠近山林深處!”
此時多爾袞的臉色更加難看,劉衍果然在這邊部署了兵力,而且守軍主將還是老熟人陳勳。
當初在錦州之戰中,就是這個陳勳率部駐守明軍糧道,清軍兵馬攻擊了幾次,都是鎩羽而歸,所以陳勳的名字已經進入了清軍高層的視野之內。
“傳令各部加快速度!”
多爾袞下令之後,伊拜和石廷柱不敢怠慢,二人紛紛招呼部下加快速度。特別是漢軍旗兵馬,因為漢軍旗士兵不但要負責運輸大軍的輜重,還要拖著五十門火炮行軍,所以負擔是最重的。
此時命令下達,漢軍旗的一萬五千兵馬卻不敢怠慢,畢竟在滿人手底下當漢奸,被責罵、毆打只是等閒,那些滿州主子一個不高興,直接殺人也是有可能的。
於是在石廷柱的鞭策下,一萬五千漢軍旗兵馬咬著牙抓緊時間趕路,竟然也跟上了滿州、蒙古正白旗的大隊鐵騎速度,一路朝著黃松峪的山地趕來。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多爾袞率部進入山中,清軍各部兵馬已經全部下馬步行,穿梭在冬日的
密林中,林地裡的寒風呼嘯,讓這些韃子兵吃了不少的苦頭,不少人的臉都被凍得通紅,以至於粗鄙、難聽的胡語叫罵聲不斷。
突然,林地中響起了鳥銃的轟鳴聲,多爾袞頓時一驚,那聲音的從四面八方傳來的,似乎林子裡到處都有明軍的鳥銃兵。
“敵襲!警戒!”
多爾袞頓時大吼起來,石廷柱急於表現自己,大聲怒吼著率領部下頂到前面去,伊拜則率部護住了兩翼,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清軍周邊不斷有火銃聲傳來,那是石廷柱部下的火銃兵開始還擊了,清軍各部隨即繼續前進,一路上喊殺聲、火銃聲不斷,但是卻並沒有發現大隊明軍的蹤跡。
“停止前進!”
多爾袞眼見前面已經可以看到一道長城遺蹟,上面隱約可以望見明軍的旗幟,相距也就是在三、四里之外,便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各部兵馬立即整頓陣型。
這時,清軍的斥候趕來稟報,原來剛才的敵襲只是明軍的小股夜不收,那些夜不收裝備精良,手中的鳥銃不但全部都是燧發的,而且射程非常遠,在一百步之外就可以射殺大清的勇士。
而石廷柱部下的火銃手使用的火銃大多都是火繩槍,射程多在六、七十步,對射起來非常吃虧。
就算漢軍旗內也裝備了一部分清軍自造的燧發火銃,可是射程也不過八十步,啞火率奇高,達到了十分之四,根本無法形
成火力。
此時多爾袞臉色凝重,思索了片刻,便將伊拜和石廷柱叫到跟前,說道:“進軍平谷,就要突破前方的明軍防線,那邊是劉衍部下陳勳在駐守,此人善於防守,二位可要謹慎些。”
伊拜和石廷柱的臉色有些難看,多爾袞挑明瞭就是讓二人率部進攻,自己在後面儲存實力。
可是二人卻不敢反對,紛紛硬著頭皮領命。
“一會兒漢軍旗打頭陣,壓制住明軍火力之後,蒙古正白旗便衝上去,以箭雨殺敵,匯合漢軍旗兵馬攻打明軍防線。沒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後退,違令者斬!”
此時,石廷柱和伊拜已經面如死灰,二人知道,前面駐守著劉衍麾下一個新軍營,後面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的兵力。也就是說,前方至少有一萬多精銳的山東新軍兵馬,二人手中的兵力加在一起,也就是兩萬多人,如此怎麼可能攻破眼前的防線?
石廷柱便看向伊拜,不斷擠眉弄眼,想讓伊拜說句話,畢竟他是蒙古人,不同於自己這個純奴才。
伊拜見狀也只好說道:“睿親王,我軍兵力不足,是不是先向陛下請旨,要些援兵過來,然後再一鼓作氣拿下這道防線?”
多爾袞冷聲說道:“好啊,既然如此,你就去跟陛下開口啊?”
伊拜頓時不說話了,多爾袞冷哼一聲,說道:“這裡是山林地,劉衍的兵馬再強悍,也要受制於地形,他們手中的鳥銃
準頭會下降許多!再說,漢軍旗不是還有五十門火炮嗎?有火炮助陣,難道你們還不敢與劉衍部對戰!”
此時多爾袞如同刀鋒一般的目光掃過伊拜和石廷柱,伊拜當即領命,石廷柱也拍著胸脯保證,自己一定率部奮戰不退。
多爾袞見狀,冷聲說道:“希望二位好自為之!”
片刻之後,三萬多清軍兵馬整頓完畢,多爾袞一聲令下,石廷柱便率領漢軍正白旗的一萬五千人馬壓了上去。
只見長城遺蹟的南面林地中,不斷有人影閃過,密密麻麻的漢軍正白旗士兵結陣向前,首當其衝的便是五十門火炮,隨後是五千火銃手,再後便是一萬肉搏兵。
石廷柱在一百多親衛的保護下,跟在一萬肉搏兵的軍陣中,心中忐忑的向前推進著,走了一陣,眼前便豁然開朗,明軍竟然將長城遺蹟百步之內的樹木全部砍伐了,而且還在牆體下面挖掘了壕溝!
“這些該死的明人!”
石廷柱在心中惡狠狠的咒罵著,緊接著便聽見一陣轟鳴聲:明軍開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