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章 得勝回朝

乾清宮內,滿朝文武齊聚一堂,崇禎帝滿面春光的看著眾人,如今國事跌宕起伏,數日之前大明還面臨亡國之危,今日就在慶祝大捷之事,當真是世事無常。

“數十萬清軍都被擊敗了,李自成的區區賊寇大軍,難道還能成事?”

此刻崇禎帝滿心歡喜,對群臣說道:“定虜伯大戰得勝,朕心甚慰,如今山東十餘萬將士已經凱旋迴京,朝廷有個什麼章程,眾愛卿今日便要商議出來。”

隨後崇禎帝看向戶部尚書李待問,說道:“朕不管戶部如何籌措,此番也要拿出足夠的錢糧犒勞大軍將士,撫

恤傷亡將士,不得有誤!”

李待問說道:“啟稟陛下,戶部現在的確有一批錢糧,雖然不多,但是犒勞大軍、撫卹傷亡還是可以的。”

“哦?”

崇禎帝問道:“戶部有錢了?”

李待問說道:“這批錢糧原本是要運往山西,供應洪閣老所部的,但是眼下洪閣老大軍被流賊圍困的忻州,錢糧無法運過去,就先應急撥給定虜伯好了。”

崇禎帝心中不悅,這不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嗎?不過眼下朝廷拿不出足夠的錢糧,也只能如此了。

“好,儘快將錢糧撥付下去。”

“臣領旨。”

“那定虜伯以及大軍有功將士的封賞事,如何辦理?”

這時兵部尚書陳新甲說道:“陛下,臣提議:為定虜伯封左柱國(武勳正一品)、特進榮祿大夫(武散階正一品),另外進封定虜伯為魯國公!”

“新軍、駐防軍各營參將封總兵官,都指揮使封副總兵,其餘各級將領按功勞具有封賞。”

陳新甲說完之後,朝野譁然。

左都御史劉宗周率先站出來反對,認為劉衍即便大功在手,如此封賞也太過了。

劉宗周字起東,別號念臺,又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曾因上疏彈劾魏忠賢而被停俸半年並削籍為民。

崇禎元年,朝廷啟用劉宗周為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十四年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御史。

歷史上的劉宗周雖然才能有限,也沒有太大的歷史功績

,但是當滿清入關後,滿清貝勒博洛以禮來聘,劉宗周\"書不啟封\",絕食二十三天,自殺明志。

這樣的操守還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此人比較執拗,也附和東林黨人一貫的做派,自己認定的道理便是利國利民的,卻不管實際上是否可行,是否真的對天下有利。

此時劉宗周站出來反對之後,一眾御史言官,以及各部清流們都紛紛站了出來,認為劉衍乃是衛所總旗官出身,如今已經身居山東總督,封了伯爵,還有什麼可期盼的,竟然還要封武勳、國公?大明朝還從未有以總旗官出身封國公的存在!

看著亂哄哄站出來反對的眾人,陳新甲只覺得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直接就吼道:“你們忘記當初德勝門外的事端了嗎?竟然又在這裡禍亂國事!”

這一吼不要緊,那些清流官吏頓時炸了窩,紛紛指責劉衍欺君罔上,應立即派錦衣衛捉拿進京議罪,等等。

此時崇禎帝也徹底傻了眼,好端端的商議論功行賞之事,怎麼轉眼間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夠了!”

崇禎帝怒吼一聲,朝堂上的爭吵聲小了許多,隨後崇禎帝終於果斷了一回,大聲說道:“兵部尚書陳新甲所議,朕以為甚妥,內閣立即找準執行!”

陳新甲當即激動得差點哭出來,大聲說道:“陛下英明!”

可是禮部尚書李日軒這時又站出來,說道:“陛下,即便要封賞定虜伯等有功將士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京城乃是大明首善之區,山東兵即便軍紀再嚴明,也不可放其入城,以免驚擾了城中百姓!”

陳新甲怒聲說道:“大軍將士浴血奮戰,這才擊潰了幾十萬清軍,保住了京畿之地,憑什麼不讓大軍將士入城!”

李日軒正義凜然的說道:“陛下,如果那些兵丁進城之後鬧出事端,到時候陛下如何決斷,是處置定虜伯,還是置之不理?與其無法處置,不如只讓定虜伯和少數將官入城,大軍將士只在城外駐紮就好。”

陳新甲怒聲說道:“現在正是寒冬臘月,城外天寒地凍的,軍中還有不少傷兵,如果不讓大軍入城,將士們怎麼想?定虜伯會怎麼想?”

李日軒大聲說道:“陛下降旨封賞,已經是皇恩浩蕩,如果大軍將士再鬧起來,那就是辜負聖恩!”

崇禎帝說道:“好了,諸位愛卿都是謀國之言,就這樣吧,命定虜伯劉衍、各營主將入城受封,其餘大軍將士暫時駐紮在城外等候賞賜。”

“陛下!”

崇禎帝起身離開大殿,王承恩直接站出來,高聲唱道:“退朝!”